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05章 對於未來的思考,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啊,這生活實在太窮了。
一個月才一百多塊人民幣的收入,孫元不認為這樣的生活會有什麼質量。想當初在京城上班的時候,他又不用供樓,有多少錢花多少錢,一頓飯的花消就夠在母親辛苦幹上兩個月。
當然,這事也沒有可比性。
提以前的事情也沒有任何意義,就讓它過去吧。如今的關鍵並不是如那些架空歷史小說裡所寫的那樣,要爭霸天下,打下一片大大的後宮。現在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讓辛勞了一生的母親不再受到貧窮的折磨。
孫元首先想的就是做生意,不過,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首先,做生意你得有本錢。如今,母親每月賣席子也不過幾十文錢的收入,這點錢,又能做什麼。而且,商人在明朝的地位非常低。所謂士農工商,商人可是排在最後的。你就算生意做得再大,見了一個小小的縣令,也得下跪請安。抄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你沒有身份地位,如果再有點錢,那就是人人都想宰上一刀的肥豬。
就他所知,這個時代的生意大多把持在名門望族和大地主大官僚手裡。很多大商人要麼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要麼直接就是士大夫身份,你一個普通人,做點小生意還好,如果生意做得大了,人家分分鐘就能把你捏死。
所以說,要想在這個世界過得好,就不能沒權。而要想有權,就得做官。就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來看,說到底就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
只要手頭有了權力,錢根本就不是問題。
那麼,擺在孫元面前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做官。
只有做官,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才能讓家人過上好生活。
明朝官職分為文官和武官兩種,武官基本都是世襲的,孫元又不是軍戶,自然擠不進去。那麼,對一個普通人來說,要想做文官,就能去參加科舉,只要考中一個舉人,就能搖身一邊成為士,具備做官的資格。即便是一個小小的知縣,甚至縣丞,那也是百里侯,可以深刻地影響到一縣百姓的生活。
可是,想了想,孫元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要做文官,首先得參加科舉考試。其實,以孫元這個名牌學生畢業生的真實水準,至少也能夠達到古代秀才的程度。
實際上,前世的孫元學的正是中文專業,按說穿越到明朝之後也算是專業對口。
可現代社會中文專業並不只學四書無經,至於古漢語,也不過是其中的一門學科。說句實在話,對於國學,他還是一個門外漢。
不懂國學,現在學呢?
也不成,古代的知識體系和現代社會是兩個概念。啟蒙的時候,你首先就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錯一個字就會鬧出大笑話。孫元不認為自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好吧,就算他將儒家典籍都背熟了,這也不行。科舉場上考的可是八股文,而且都按照朱熹的註解去作。孫元看古文沒問題,大學的時候一時興起,也仿照八股文的格式做個幾篇小題,可那種文章如果放在古代的科場上,老實說,孫元並沒有任何信心。
就算他從現在用心讀書,從頭學起,家中也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讀書可是一件大費錢財的事,很多時候,得靠舉族之力。而孫元家是個外來戶,在這裡可沒有什麼親族。
再說,讀書科舉這種事情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上考場產生效益的。十年寒窗都是輕的,很多人讀了一輩子書,功名也就秀才到頭。
十年之後,明朝都不存在了,還去那裡參加考試?
孫元現在想的是在最短時間能進入體制,改變自己和家人的人生。至於十年之後,明朝滅亡一事,倒不是此刻的他應該操心的事情。
既然這些路都走不通,一時間孫元也是無法可想,只得苦笑著搖了搖頭,又看了看自己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