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可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取專案資金,誤入官場,可大可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是昏暗無光,今天卻是不錯,老爺子正撅著屁股在廚房裡忙活著。看到朱代東和拿著酒瓶的馬明義,又到雞舍去摸了幾枚雞蛋,返回進了廚房。
“這雞舍是誰出的主意,很有創意嘛。”朱代東笑了笑,也走到了雞舍,這原本是李順的雜屋,但現在用木架改成了四層,面前門口還有點坡度。每一層用鐵絲圍起來,邊上有個活門和梯子,可以爬上去撿雞蛋和打掃衛生。
“我跟老爺子瞎琢磨的。”馬明義嘿嘿的笑了笑。
二十四個沼氣池起的示範作用很大,很快便帶動了家境好的村民跟風,雖然沼氣池的投資有點大,可以後能把煤錢省了,一年算下來,能省不少錢呢。有人算過一筆錢,沼氣池的成本,最多一年半就能省出來,而且這還不包括電費。以後到了夏天,供電站再停電老子也不擔心了,用沼氣,咱自給自足。
而這二十四座沼氣池也給了朱代東和陳樹立極大的信心,他們也有底氣向上面要資金要扶持。這是關係樹木嶺幾千戶村民的大事,以後也許會向全鄉所有農戶推廣,陳樹立和朱代東往縣裡跑的次數就明顯增加了。
他們兩個分了工,陳樹立負責向郭臨安彙報,而朱代東則要讓曹長寬和陳韶華力挺樹木嶺。今年曹長官的分工做了調整,原來他負責文教衛生,今年主管農林水牧,在縣政府的排名,也上升了一個名次。
這次朱代東來找曹長寬是做足了資料的,材料做的紮實就不用說了,這是他一慣的風格,為了給縣領導以直觀的印象,朱代東還讓人拍了照片,從沼氣池的建設、驗收、使用和保養,都有照片。
“不錯,確實不錯。”曹長寬看了看材料,發現照片後,仔細的看著,這是樹木嶺給人民群眾辦的一件實事,如果能大面積推廣,節約能源先不說,至少可以給老百姓每年省一筆煤、電費。
“沼氣池我們樹木嶺有天然的優勢,光是今年就新增四千五百戶養殖戶,全鄉的養殖戶已經點到百分之八十四點九六。如果能在所有養殖戶中推廣,至少這八千五百多戶養殖戶就要受益匪淺。”朱代東介紹道。
“你又想什麼鬼主意?今年縣財政很緊張,到處都缺資金,一個沼氣池二百多,八千五百個沼氣池要多少錢?二百萬!”曹長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縣裡不能向市裡或省裡申請點資金?”朱代東問。
“你去找找農業局的何小耀吧,先跟農業局溝通一下,看這件事怎麼操作為好。”曹長寬說道。
“農業局,不是畜牧局管麼?”朱代東問。
“如果你從畜牧局能申請到資金,也沒問題。”曹長寬笑笑。
“曹縣長英明,我馬上去農業局。”朱代東笑笑,怪不得陳韶華一開始積極,到後面就不冷不熱了,原來根子在這裡,沼氣不歸畜牧局管。畜牧局只管牲畜,人家拉的糞便就管不著了,得去找農業局。
朱代東請曹長寬給何小耀打個招呼,曹長寬當著朱代東的面就給何小耀打了電話,說了沼氣池的事。
農業局的局長何小耀,是去年新上來的,原來是副局長。因為曹長寬打了電話,因此朱代東很順利的見到了他,在他辦公室外面還等著幾個人,要不是那個電話,現在朱代東也得在外面排除。
看了材料,也看了照片,何小耀淡淡的說,這事要研究一下,我縣還沒有大規模建設沼氣池的先例,你樹木嶺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朱代東笑笑,改革開放就是喜歡吃螃蟹嘛。這次見面的時間很短,朱代東約何小耀吃飯也被拒絕。雖然說得很客氣,什麼本來該他請朱代東吃飯的,可中午有事,只能改天了。可語氣中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能實實在在的感覺到。
出來後,朱代東才想到,也許是曹長寬那個電話打得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