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顧悟塵到江寧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增加江東郡輸入燕京的漕糧供給,要從當前每年六十萬石漕糧提高到二百萬石的水平,分攤到崇州縣大約有三萬石的樣子。

這是地方極力抵制的事情,但是江寧府尹王學善給顧悟塵抓住把柄,在夏漕之事軟了態度,其他府縣也沒能強硬起來,但是從骨子裡都是厭恨顧悟塵、張協楚黨一流的。

漕糧負擔還能儘量往佃農、自耕農身上攤派,但是現在又有傳言說,張協為籌兵餉,有意在東南諸郡提高市稅、加徵礦稅,這更是要了老命。

東陽林族兼併土地也有兩萬多畝,但是每年田租收入折銀也不過四五千兩,林族能積累鉅富,並私養五百餘鄉勇,依靠的是對地方商業的壟斷。上林裡草市的市稅收入,甚至絕大部分都落入林族等少數幾家的私囊中。

東陽林族是如此,江寧曲家是如此,東南諸郡稍有些勢力的大族,莫不是如此。

除此之外,市稅又是地方官府最主要的財源,也是地方官吏接受賄賂、中飽私囊最主要的財源。

楚黨欲在東南諸郡提高市稅等諸多商業稅的徵收,可以說是直接侵害了東南諸郡鄉紳大族以及地方官僚勢力的利益。

此事雖說還只是放出風聲,但是地方上都已經議論紛紛,視之如洪水猛獸。

也是東南諸郡的世族官僚集團對楚黨非常的牴觸,楚黨雖然正得勢,顧悟塵在江寧也風光無限,陳坤、吳梅久等地方官員對顧悟塵以及林縛卻都避之如毒蠍,絕沒有投靠、討好的意願。

胡致庸與李書義矛盾猶豫的心思絕不同,他見李書義愁眉苦臉,笑著說道:“日後島上諸事,還要多依仗李書辦了……”

“胡先生說笑了,該是書義依仗胡先生才是。”李書義作揖說道。

在李書義看來,崇州地方再反感楚黨、再反感林縛,但是依林縛之策在西沙島安置流民,對崇州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消除流民隱患是為一利,西沙島組建鄉營實為崇州抵禦東海寇侵入的南面屏障是為第二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取豪奪(np)

遊夢

風起雲隨

閏水

失控沉淪

溫若甜

海賊之大古熬成湯

影之伯特

此間唯我是真仙

九轉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