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9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登州水師撤下來,是以備不患,但登州、青州以及整個山東與河淮防線都還是要守——將登州水師撤下來,留守登州的將卒、堅守青州的將卒以及守濟南、大梁、河中的諸鎮將卒,必然軍心動搖,”說到口才,謝朝忠給嶽冷秋提鞋都不配,嶽冷秋侃侃而言,“為保小利,而害河淮大局,故微臣以為淮東所奏不能行!”
永興帝本是已經給淮東密摺打動心思,召諸相來想依淮東所奏行事,給嶽冷秋這一說,頓時又沒有了主意,眼睛看向陳西言、張晏等人,也不吭聲相詢。
程餘謙說道:“以浙閩戰事緊急,調登州水師南下作戰,若能不驚擾民心;皇上有心擇址新建皇城,從登萊調工匠補江寧匠戶,也是一個說法——微臣以為行淮東所奏之事,對河淮防線不會有太大的驚動。”
程餘謙歷來是牆頭草,不輕易表態,但看到他這趟竟然如此積極,林續文也頗為意外,想不透根源出在哪裡。當然,林續文也不會認為程餘謙是突然對淮東心生好感,暗道:莫非是梁家找上他了?
梁家若想從濟南不戰而退,揹負罵名是逃不了的。不僅淮東不會支援梁家從濟南不戰而退,其他人都不會公開支援梁家這麼做——倘若有登州水師這個不戰而撤的先例發生,梁家再效仿,所承受的壓力就會少許多。
程餘謙在江寧任官達二十載,在擁立之變前,他與永昌侯元歸政酬唱頗勤,只是在擁立之變後,才絕了來往,但不意味著他與元歸政就完全沒有來往。
不管怎麼說,程餘謙能主動支援淮東所奏,倒是林續文意料之外在這樁事上的一個助力。
程餘謙表過態,林續文就跟著說道:“程大人所言,微臣也覺得甚是;就微臣以往所見,河淮防線似固實浮,當以經營淮河為要,即使淮河以北的防線,也有給衝潰之危,江淮即為江寧最後依靠的天險。當前之情形,諸鎮雖以挽回河淮形勢為先,但也斷不能讓燕胡有發展水軍的可能……”
“微臣以為程、林二位大人所言有道理,淮東侯所奏之事,不能輕視。”左承幕說道。
左承幕長期在荊湖任職,與其他人瓜葛較少,所以較能堅持己見,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但他言簡意賅,點到為止,也沒有跟嶽冷秋、謝朝忠起爭執的意思。
嶽冷秋未料程餘謙會搶著說話,陳西言、張晏似有給程餘謙、林續文說動的跡象,又插話道:“登州水師本有擾燕胡側翼之用,依淮東所奏,登州水師撤到江寧之後,其擾燕胡側翼之事,就又要淮東分擾了……”
嶽冷秋此言一出,陳西言、張晏立即心生警覺。
當世雖無明確的海疆概念,但淮東軍司禁海限制嘉興等地海船出海牟利所引起的爭執,已經引起陳西言等人警覺——嶽冷秋將登州水師撤不撤,跟淮東水營的轄防區直接扯上關係,立即使得陳西言、張晏變得謹慎。
張晏說道:“有津海之事在前,即使登州有失陷之虞,而水師臨海而駐,即便是到最後一刻,要撤也能撤得出來,似乎不急於一時!”倒立時轉變立場,不支援立時將登州水師從北線撤出來。
“陳卿家,你以為如何?”永興帝問陳西言。
陳西言雖擔憂這時候將登州水師撤下來,會使淮東水營的轄防區大增,但他也能意識到林縛密奏所沒有明示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柳葉飛不可靠——柳葉飛要是主動投降燕胡,與陳芝虎裡應外合,登州水師怕是插翅難飛,他說道:“信報傳遞,延誤時日也多,江寧這邊也難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置;微臣以為,應選一能吏,派往登州督戰,授以權柄,使其在登州可以從權處置諸事……”
林續文也認為陳西言所言是老成持重所見,又平衡了諸人的意見,但關鍵問題,這時候有誰願意到登州督戰去,誰又能保證憑著一道聖旨,就能在柳葉飛的眼皮子底下掌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