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9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著張玉伯鬧意見,宋石憲說道:“你們喝酒,不用理會我們,”想著旁人也聽不懂他與趙舒翰所談的天文曆法,拉趙舒翰起來,說道,“走,我們另找地方談去,莫影響他們吃酒……”便將一干人等丟下不理。
馬一功等人對宋石憲的不通人情也是苦笑,偏偏林縛將他視作寶。當然,宋石憲的不通人情在淮東內部也是出了名的,眾人自然不予理會,將宴席很快進行下去。
張玉伯、藩季良、陳臾三人宴後都尋不見趙舒翰,便先回住處去。
在馬車上,藩季良壓不住心間的疑惑,問張玉伯:“崇國公這次聲勢浩大的觀測日蝕,意在推翻‘天圓地方、日月星辰繞地而行’之說,以立新學,但隨之也將從根本之上動搖‘承天命’之說——崇國公意欲何為啊?”
藩季良在席間沒有吭聲,旁人只當他聽不明白宋石憲與趙舒翰的談話,但藩季良能給前相陳西言依重、禮聘為幕僚,又豈是平庸之輩?
林縛當下所做的許多事情,就是為廢元自立做準備,但既然林縛要登基為帝、開創新帝國,怎麼會去動搖天命之說的根本?
為聖人立言的儒學能徹底成為主流,實際就是融合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說,以“承天命”為核心,為帝權天命所授創造出一整套的理論基礎。便是朝國更替、確立國號,也是要依從“五行之德、彼此相剋”的理論,這自然也是“帝王之術”的根本。
藩季良、張玉伯這等人物,自然不會相信“承天命”的說法,而一些野心勃勃之輩,更是懷著“帝王將相、焉有種乎”的叛逆思想,但要帝權鞏固,必然需要一套叫普羅大眾信服的理論。
儒家後奉四書五經為根本經典,但實際將四書五經裡與天命之說相違的一些內容,徹底刪改。而雜學匠術不得興起,其根本也就在此。雜學匠術興起之後,必然會對傳統的“帝權天授、承天命”之說造成顛覆性的衝擊,先人早就把這一點看得清清楚楚。
林縛因為實際的需要,立匠術興雜學,可以理解,但他此時已經功成名就,就將要另立新朝、繼承大統,他不去加強“承天命”這個理論基礎,反而要去推翻這個理論基礎,實在叫藩季良、張玉伯這等人物費心理量……
當然,林縛即使不需要“承天命”附會之說來鞏固他的權柄,也已經將天下軍政大權掌握手裡,但他以後要傳位於子、子傳於孫,沒有這一套理論,怎麼成?
第33章 觀星臺
宋石憲率弟子、匠師數十人,林縛要陳恩澤照顧一切,將觀察日蝕一事,暫時都置於海東行營軍參與高麗內戰之上。
宴後,其他人皆散去,陳恩澤這個濟州都督反倒不能馬虎,問過隨從,才知宋石憲與趙舒翰往安瀾山而去。
安瀾山是濟州城北的一座獨山,高不過四十餘丈,但在林縛決定令宋石憲、姜嶽二人主持觀察日蝕之時,也先一步命令濟州這邊做好準備,待宋石憲過來即進行觀測日蝕。
陳恩澤近一個月都在海州,城北安瀾山乃濟州知縣事周貴堂所選建觀星臺的地址。
下船後,宋石憲給陳恩澤拉到濟州城裡,但其子弟及一些匠師則拉著數車觀測儀器先去了安瀾山營地。
時間很緊迫,除了觀察日蝕外,還要進一步的觀測天體星象,以證“星移斗轉”。
所謂的“星移斗轉”,實是千餘年之前,閬中天文歷學宗師落下長公總結前人星學之經驗,認識到隨時間推移,星象在渾象(即星表)上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的一種現象;故而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常用“星移斗轉”來形容時序變遷、歲月流逝。
除了時間因素外,隨著南北方向的不同,星象在渾象星表上的位置實際也會發生變化;當前淮東海商船縱橫東海、南洋使用來比對南北方位的測星術,就是起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