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4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興產業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增漲——這才是林縛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江寧戰事之後,淮東控制的鐵料年產量就將有兩千萬斤,林縛還是銳意的使孫打爐建造更大規模的濮塘鐵場。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濮塘鐵場建成後,江寧治域內每年所生產的鐵料會有溢餘。
實際的情況,濮塘鐵場建成後,由於新匠術的廣泛使用,最初設計的一千萬斤鐵料年產量,到今年,鐵料產量已經摸到兩千萬斤的高度。
濮塘連同崇州、山陽、夷州竹溪等地的幾家大型官辦鐵場,今年的鐵料總產量將突破五千萬斤,加上大量的民間鐵場的成立,市場並沒有出現溢餘,鐵價雖有下降,但還是維持在比戰前高一截的水平之上。
這幾家官辦鐵場的盈利不算,今年僅上繳稅政司的場稅就將高達一百萬銀元。
林縛推行的分稅思維,在使地方財政增加之餘,也是在增加地方在實施河渠、道路、橋樑、河堤等工程建設能力的同時,實際上也直接刺激了地方對初級工業品的購買力,刺激新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這種宏觀經濟調控的簡略思維,在後世普通人都會習空見慣,但到當世,還是叫人摸不清楚全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