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節,梟臣,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股乾淨的,一不小心就是人頭落地,山陽縣馬家就是前例。

建陵知縣董文彪就屬於暗自僥倖的那類人。

無論是淮東修捍海堤,還是墾荒營田,還是淮東軍司向府縣舉薦吏員,董文彪都悉數配合,甚至屢次給鄰縣鹽瀆縣知縣胡大海譏笑——而嘲笑他的胡大海雖說這次給提拔擔任淮安府通判,怕是他心裡憂大過喜吧?

“大過年的,大家也不得安生,想來心裡是怨聲載道了?”林縛坐下來,臉上帶著笑容,態度和諧可親的問諸人。

“豈敢,豈敢,巴不得過來給大人拜年,還愁找不到藉口……”吳梅久領頭說道。

這麼多人裡,就吳梅久跟林縛打交道的時間最長。

林縛初上西沙島救災時,吳梅久就以府司寇參軍來崇州協調林縛與原崇州知縣的矛盾,而後林縛正式入駐崇州,吳梅久又暫代了近一年之久的崇州知縣。好不容易擺脫這邊,回海陵府繼續擔任司寇參軍,林縛又任淮東制置使,改制地方兵備,吳梅久又歸林縛節制。

這次升任通判,名義是有限制知府的權力,但吳梅久心裡已經完全沒有這個心思。在吳梅久心裡,只要林縛不公開舉旗造反,他愛幹啥就幹啥好了。

林縛微微一笑,請諸人落座,問劉師度:“劉大人,劉庭州劉大人駐蹕淮安,你何時動身去淮安赴任?”

“過了年節之後再去淮安,劉庭州劉大人應該有耐心多等卑職幾天……”劉師度說道。

淮安府要比海陵府重要一些,劉師度改知淮安府事,要算小升一步。

但江寧方面對淮東兩府進行調整,淮安府從此之後不僅要在軍事上受淮東制置使司節制,在政事上還要受淮東軍領司制置,無形中是暗降了半級,也讓他心裡暗暗不爽。不爽歸不爽,這年頭能安穩做官,已經很不容易了。

“嗯,”林縛點點頭,說道,“這次朝廷調整淮東的錢餉配給,許淮東兩府錢糧在扣除地方支用後,都撥給軍司使用。當然了,給了個八十萬石稅糧的上限,超出部分,還是要上繳郡司的。如今兩府實繳的稅銀,只夠換四十萬石糧,離八十萬石稅糧的上限,還有一大截的空當啊,劉大人對此有什麼看法?”

地方徵收的夏稅秋糧,歷來都是地方支用多,上繳郡司少——以高宗時所立稅例,海陵、淮安兩府每年需向京中輸納二十萬石漕糧即可。

鹽銀保糧之後,漕糧折銀,加計腳錢銀,僅需向郡司繳獲十八萬兩銀。

七月江寧軍議,兩府一次性加徵就超過二十四萬兩銀,就可以知道之前兩府向郡司繳納的賦稅算不了多重。

這次朝廷算是勉強同意將淮東兩府的稅賦全部用於淮東地方,實際上加起來也只有四十二萬兩稅銀。要是米價恢復到一年前,差不多剛好能抵得上八十石稅糧的上限。而此時米價幾乎漲了一倍多,四十二萬兩銀子,折算稅糧的話,只有以前的一半,不足四十萬石糧。

“下官赴任後,將全力廢稅銀改徵稅糧……”劉師度回答道,“務必使淮安府上繳軍領司的稅賦達到四十萬石糧的水平。”

劉師度是老資格官員,再說名義上淮安府政事受軍領司、受劉庭州節制,劉師度能有如此表態,林縛也不便追究細節。

劉師度坐了片刻,便告辭離去,將吳梅久、董文彪等海陵府地方官員留下來,以後海陵府就是淮東的一畝三分地。

劉師度告辭離開,林縛臉上的笑容就淡了幾分,堂上的氣氛也僵了許多。

林縛跟吳梅久說道:“制置使司衙門在崇州,我始終要以軍務為主,也無法分身到海陵去署公務。你看這樣可好,是不是大家都遷就我一下,都搬到崇州來署理公務?以後各縣有什麼公文、請示,是不是直接送到崇州來?”

“這是當然,怎麼能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取豪奪(np)

遊夢

風起雲隨

閏水

失控沉淪

溫若甜

海賊之大古熬成湯

影之伯特

此間唯我是真仙

九轉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