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純的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看書的方式+世界的本質是鬥爭,彌賽亞傳奇,龍小純的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書本,是不是也是告訴我們神秘的世界是怎樣的,比如用八卦推演命運,博大精深的易經和太極。
所以,看書的境界,最低境界是死記硬背;其次是把書視作權威,極力理解書本的內容;最好的境界,則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看別人寫的書,融合自己的認知,從而結出自己的精神果實。
所以,讀書,讀一本好書,要麼它是為了告訴你應該怎樣的方式面對這個世界(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比如《論語》,《三字經》等等。要麼它是為了告訴你世界的運轉規律,或者讓你解讀這個神秘的世界,(比如易經,八卦),黃帝內經,歷史書也屬於這個範疇。
無論這書分類得多細,衍生的多遠,都不過這兩種目的。
所以,瞭解了書的意圖,再去看書,會看得更清醒一點。
我說的,也包括壞書,比如給人洗腦的書,它們也是教你如何去面對這個世界,但會把你引入歧途。
(二)世界的本質就是鬥爭,每個人的使命也是為了鬥爭,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創造我們的始祖神與他的死對頭:撒旦的鬥爭。
我們每做一個選擇,每一部歷史,無不充斥著鬥爭。
我們都是創世神和撒旦的棋子,每做一個選擇,都是我們在創世神或撒旦這裡選了一邊,要麼成為了撒旦的兵卒,要麼成為創世神的戰士,每個人每做一次選擇,要麼是創世神贏了(我們選擇了創世神),要麼撒旦佔了上風(我們選擇了撒旦給的選擇)。通俗點說,就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百經之首《易經》裡提出“陰與陽”的概念,其實也是指世界的充滿了鬥爭,鬥爭就是世界的本質。
以下為轉載:
回答鬥爭何新鬥爭:生存的絕望之聲
何新所喜愛的馬克思格言
【以下摘錄自《馬恩全集》第45卷第721
頁】
我思考著現今時代和過去時代的空虛和苦痛,思考著白天的談話和晚間的活動,腦子裡產生了一個涉及存在之最終規律的問題。我想從這位哲人那裡得到答案。在人們沉默下來的時候,我竭力搜尋枯腸尋求最佳措辭,後來我用這樣一個問題打斷了這位哲學家的沉默:
--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他(馬克思)眼望著我們面前咆哮的大海和岸上喧鬧的人群,一瞬間陷入了沉思。最終,對我的問題他嚴肅而鄭重地回答說:
--鬥爭!
我以為我所聽到的是一種絕望之聲--然而,這也許就是生活的真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