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後一課,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十郎當歲時,李守義好為人師,經常去崇文館,指導諸王子侄的功課,所以聽過他課的不只是李隆基一人,岐郡王李範、薛郡王李業也同樣聽過。

眼見三逆子被押到階下,李守義將李旦的遺奏,扔給三人;並告訴他們,兩個半時辰前,相王李旦薨世於王府寢房。

有道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如果李旦的這份遺奏,是用他的命換三個逆子。幾十年的叔侄情,李守義就是再難,也得滿足老叔的臨終之願。

可李旦倒是李氏的好子孫,他的好叔叔,臨終之際,還是把大唐的江山社稷,李氏的列祖列宗放在頭一位。他用自己的命,幫李守義下了這個決心。

李範、李業還算天良沒有泯滅,看過遺奏後,以頭觸地,痛哭流涕,喃喃著自己是忤逆子,活活逼死了他們的父親。

但嘴唇煞白的李隆基,卻癟了癟嘴,冷聲道:“陛下,我的三哥,您瞧過了沒有,在父王心中,你比我們重要。”

這可不僅僅忠心,更是偏心。在所有的子嗣,子侄中,李顯、李旦最喜歡聖人,他沒登基之前便是如此。哪怕是他們自己當了父親,也時常要結伴入宮,陪著聖人。

孝仁皇帝崩逝,高宗讓臣工公推東宮,英王是因為什麼退的,李隆基不知道,可他的父王,他是一清二楚。因為事後,在他對李隆基母親說了,三郎才是我家麒麟子。

這還不算,李隆基他們兄弟,每次犯了錯,李旦抽他們的時,總會拿聖人做比較。說著聖人如何如何,就算是錯了,也不會像他們這般愚蠢,總能化險為夷。

總而言之,聖人在他父王李旦眼中,是完美無缺的,才是最理想的兒子。他們這些,打小就不堪教化的陪襯,是配聖人這朵鮮花的陪襯。

所以,李隆基搞不明白,他這倆傻弟弟,對一個心裡沒有他們,甚至以死進諫,請聖人將他們以正國法的父親,有什麼可愧疚的,為什麼要哭泣?

李隆基是假瘋,他是不想受刀筆吏的侮辱,既然還是聖人親審,那他所幸不裝了,把話說明白了。他成功了,自然有一番潑天的富貴;現在失敗了,受著就是了。

皇帝要不怕史筆如鐵,沾上兄弟的血,累及他的萬世聖明,那就儘管來好了。

行!光棍!到底他教出來的學生!既然有兄弟之名,又有師生之分,李守義給他們講最後一課。李隆基不是羨慕司馬熾當了皇太弟嗎?那今兒就說司馬熾。

司馬熾在歷史上並非知名皇帝,也不算是有作為的皇帝,而且在他當皇帝時,還發生了著名的“永嘉之亂”,讓西晉徹底墮入深淵。

凡是當皇帝,不管面對多大的難,心裡都會有一句話墊底-寧死不當漢獻帝。

可司馬熾這傢伙比漢獻帝還窩囊,他被劉聰俘獲並肆意侮辱,丟盡了帝王的臉面。司馬皇族、官僚的女眷,凡是活下來的,沒人不恨他恨到食肉寢皮。

《晉書·懷帝本紀》中記載:“劉聰大會,使帝著青衣行酒。”然後,沒多久,司馬熾就被劉聰派人毒死,屍體用破草蓆一卷,直接扔了。

這麼個軟弱無能的皇帝,把他列入本文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歷史上首個以皇太弟身份繼位的皇帝。

永嘉年間,喪亂更加厲害。雍州以東,百姓多數飢餓乏困,相互變賣兒女,奔走逃亡流離遷移的,多不勝數。

幽、並、司、冀、秦、雍等六個州鬧大蝗災,草木以及牛馬的毛都沒有了。又遇到大流行病,加上饑荒。百姓又被強盜殺害,漂流的屍體佈滿河面,白骨遮蔽田野。

“阿瞞,知道你與太子最大的區別在哪嗎?太子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而你是好讀書不求甚解。”

“他比要穩,你太輕浮了,把這個國家交給你,遲早因為你的好大喜功,毀了我李氏的江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