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教誨,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立太孫,設南宮,可以說永貞四十年最大的事。
而保證禮法不放的臣工,也在太子的操作下,被以各種名義黜落。他們是否無辜,是否別有用心,亦或者真心為國家著想,都無所謂。
在立太孫這事上,他們已經與李守義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淘汰。
於太廟將太孫的璽印、金冊授予李棣後,李守義與李辰便回了宣政殿,熱鬧還是交給太孫的好,也讓年輕人體驗一下眾星拱月的感覺。
直到傍晚,瞧著李棣穿著跟他爹近似的服色,李守義圍著轉了一圈,一把掐住了他的後脖:“這混小子要不是像我,朕就一把掐死他。”
嘿嘿,李棣咧嘴笑了笑,恭身扶著皇祖坐下,然後像模像樣的倒騰著茶具,煮起茶來。
而太子李辰則是揉了揉太陽穴,李棣什麼都好,就是性子太跳脫了,是該給他找個嚴厲的太傅,磨一磨他的性子。
“你別愁眉苦臉的,孩子嘛,他要是老實了,那一準是生病了。”
“朕看這樣挺好,年輕人,有活力。”
瞧混小子仗著爺爺撐腰,對他吐舌頭示威,李辰瞪了他一眼,隨即拱手說:“父皇,小孩子腦力足,學東西快,學好了,一輩子受益。”
時至今日,李守義做了四十年皇帝,龍顏威壓寰宇,也就只有太子敢跟著嗆著來!
自己的兒子,能怎麼辦!李守義也是笑了笑:“是,我兒說的對。不聾不啞,難做家翁,朕老了,教不了他。”
此言一出,李辰面露駭色,撩起下襬,跪了下來,連忙解釋:“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啊!”
他就是隨口一說,太子竟然當真了,李守義也是虛撫了一下,讓太子坐在他對面,推給他一杯茶。
然後,沉聲言道:“你記住,儲君不能光交給大臣去教。這天下不是他們的,儲君不是他們,誰能比我們更盡心力?”
“那你來說,你的老師們教你的都是經義、道理。而帝王術,也只有帝王才領會的最深刻,才能毫不保留的交給嗣君。”
像李守義這樣剛愎雄猜,說一不二,文治武功都有建樹的皇帝,才是臣子們所不喜的。伺候這樣的君王,不僅要戰戰兢兢,更是沒辦法盡占人臣之力。
君王循規蹈矩,無為而治,才是他們所希望的,這樣也就給了他們操縱權柄,上下齊手的空間。歷朝歷代的衰亡,都是從君王放縱權柄開始的。
就說他們常罵的楊廣,說他暴虐不仁,驕奢淫逸。那都是官面上的話,一是用來附和坐朝之君,而便是他們小腸嫉妒。
今兒是冊封太孫的大日子,李守義就給他們父子上一堂帝王術的課:“楊廣徵高句麗,志在解決遼東之亂,收服九州之闕,這是仁還是不仁?”
“楊廣勾連大運河,使得我朝軍隊、糧草物資,朝發夕至,可以有效控制版圖,這是仁還是不仁?”
“楊廣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巡視北線防務,鞏固北方統治,不使防務空虛,重現五胡亂華,是仁還是不仁?”
其實啊,如果不是他觸及世家大族的利益,操之過急的想著一代人就解決世卿世祿的局面,這天下再亂,也還是姓楊,不管是隋末那些反王,還是李家都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他為什麼被黑,黑的這麼慘,不是因為楊廣得罪了讀書人,是因為他觸及了世家的利益,而且雙方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那些貶楊蔑隋的文人,要麼是政治頭腦簡單,要麼就是世家豪族養的。別看他們天天子曰詩云的,一副道德高士的樣子,其實最是小肚雞腸了。
“到了本朝,吸取了煬帝的教訓,一概針尖對麥芒的態度。太宗重修《氏族志》,提拔寒門官吏,先帝擴充科舉,剪除長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