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八章 訣別,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蓮花寺回到宣政殿,已至傍晚,李守義剛換完衣服,便接到臨川長公主府的傳訊,病勢沉痾的李孟姜不行了。周道務在他登基的同月去世,李孟姜身心受累,熬到頭兒了。
駐府的太醫黃芪,是劉神威的嫡傳弟子,也是醫道高手,她都搖頭了,周伯瑜三兄弟也不敢怠慢,上報宮裡的同時,也通知了韋家(李孟姜之母,韋貴妃出身京兆韋氏)
李守義進正堂時,周伯瑜、周勵言、周季童,正在招待韋待價、韋承慶等人。擺手示意他們免禮,李守義便在周伯瑜的引領下,到了後堂。
坐在榻邊,拉著李孟姜的手,李守義溫聲道:“老太太,朕來看你了!”
李孟姜這些年雖然一直喝著李守義在道門求的偏方,但卻依然的固執認為,李守義是他家老三。
不過無所謂了,兒子與侄孫,都是晚輩,都是一樣,最起碼在李守義眼中都是一樣。
而緩過神兒的李孟姜,慢慢扭過頭來,笑道:“三郎,你來了!”
還不得李守義說話,一旁的周伯瑜便提醒道:“母親,是陛下,不是三郎!”
李守義本來是想制止他的,老人家都到這步了,何必再糾正這個不是錯誤的錯誤呢?
可沒想到的是,李孟姜竟然回道:“本宮當然知道他不是周家三郎,而是我李家的三郎。”
在二人驚詫的目光下,李孟姜繼續說:“三郎,我要走了,有什麼話,讓本宮帶給你祖父的。”
聽到李守義說著安慰的話,李孟姜卻搖了搖頭:“曾經以為老去是很遙遠的事,可駙馬一去,我便發現年輕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長長地嘆了口氣,李孟姜不由感嘆,時光好不經用,抬眼已是一生。所謂老之將死,真正讓人焦慮的不是孤單,不是貧窮,更不是衰老。而是人到臨死前才發現,從來沒有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過。
這煙火人間,事事遺憾,又壓抑不住心中的不甘和難過,皇室公主大抵盡皆如此。
她算是幸運的,有體貼入微的丈夫,兒女雙全,福祿雙收,一生平安喜樂,這在唐室公主中,已經算鳳毛麟角了。
千金公主沒骨氣,沒長李氏的傲骨,可城陽公主卻是太宗和文德皇后的好女兒,一想到她的一生,李孟姜這個做姐姐的心裡有說不清的酸楚。
正所謂,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現在,她的三個兒子都被投入大獄,等著被滿門抄斬,更是讓李孟姜心聲悲意。
“我老了,死就死了!我就怕到了下面,妹妹問起我,我該如何作答!”
也不知道是誰,將此事告知病重的李孟姜,但李守義不打算追究。他懂公主話中之意,在李孟姜眼中,這江山始終是李家的,只有李家的人可以予取予奪。
反正薛家三兄弟對李家是忠臣的,他們反的又不是皇帝。至於,大後小後什麼的,差不多就行了,沒有必要太認真。
皇帝統治的核心,是宗室和世家,不是武后一人。她已經年過六十,還能有幾年的活頭呢?
要是別人表示這個意見,李守義肯定會翻臉,畢竟太皇太后是他的“親”祖母;可這說話的人是李孟姜,那就另當別論了。
李孟姜握著他的手,急切說道:“你的母親與城陽公主淵源非凡,你可千萬要。”
李守義答道:“外甥對舅母不滿意,有些牢騷,鬧些矛盾也是尋常人家常有的事。姑祖母莫要掛在心上!”
“至於家母與杜家的淵源,朕心裡有數。您且安心,朕不是宇文衍,裡外人,還是分得清的。”
這是臨川公主最後請求,不管薛家三兄弟是不是真的詛咒了武后,他都得網開一面,誰讓公主是與他關係密切的長輩呢!
皇帝這一鬆口,李孟姜的心願也了啦,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