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章 壞事做盡,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狄仁傑是大唐的管家,總管國務十餘年,資望甚深。他嘴裡說出話,那是相當有分量的。所以沒人懷疑狄仁傑說的資料。
不過,也讓他們感到心驚,不顯山、不露水的佛門,竟然擁有大小寺院六百八十六座,在冊的僧侶高達一百三十萬,擁有的土地八十六萬畝,及六萬三千座莊園。
而且,有超過半數的寺院、是在永徽之後建立起來,顯慶至永貞六年期間佔據了六成,武后與佛門關係密切,發起度牒來都是成千上張。
狄仁傑粗略的算了一下,佛門僅土地一項,一年收入就百萬石之多。這還不算,比土地收入更多的香火錢,沒法弄到確切的數量,唯一可確認的,超過百萬貫。
“百萬石糧食,百萬貫銅板,百萬僧侶,不計其數的信徒。再加上蓮花寺的刺王殺駕之事,能得到什麼啟示?”
“黃巾之禍!沒錯,盛世之中,也可能醞釀驚天之禍!相比於吐蕃,大食這些國家,老臣切以為佛門更應該得到注意。”
出家之人向來有免除稅賦和徭役的特權,加上土地莊園等收益,他們積累的財富,很有可能早就超過了國庫,甚至是國庫的多少倍。
若令他們無序的擴充套件下去,這天下姓不姓李,功臣勳貴還能不能常保祿位,百姓是不是還要繼續忍受盤剝,這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盤剝?
是的,狄仁傑說的這個詞,刺激到了不少人。
對於功臣世家的人們來說,朝廷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以來,他們尚且要當差納稅,憑什麼那些禿驢就能置身事外,坐享其成?
再說說他們坐擁的財產,比國家多也不是不行,但比他們多,那就多少有些找不自在呢!所以,功臣世家的官員,也都語氣不善的議論起來。
而袁恕己等贊同暫緩的臣工,也是被這一可怕的勢力震的堵嘴,誰也想不到他們能聚攬這麼多財富和門徒。
當然,更震驚的還在後面,主管三法司的中書令-張柬之,也舉著笏板出班,奏明三法司有關佛門的案件。
自永貞元年起至今,三法司共接到六千八百四十九件,其中有關佛門放貸於百姓,至人破家、死亡的案件,就足佔七成之多。
寺廟放貸的規模大到驚人,下到黎民百姓上至王公貴族,都是寺廟的常客。而且寺廟放貸還不怕你不還,一般人怕死後下地獄往往不敢賴賬,就算是傾其所有也得還上。
“張相,若還不上,又該如何?”
武攸宜這話,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是啊,就沒錢,你又能怎麼樣?真要命麼?要是他們直接逼死了人,那三法司和地方司法參軍可不會坐視不理。
可從案件頻發的數量,似乎三法司拿他們並沒有什麼辦法,大夥都想知道為什麼!
張柬之嘆了口氣:“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真是他們逼死了人,三法司自然不會偏袒。”
但人家佛門那叫一個高明,有一類人群,名曰俗家弟子。這些人沒有度牒,也沒有剃度,但卻是精神層面的信徒,對佛門也不是一般的忠誠。
當然,這份忠誠是相對的。他們中有不少是好勇鬥狠的豪強惡霸,在幫助佛門解決一些賴賬的人同時,也需要佛門為他們打掩護,比如將自家的產業掛上佛門的名號,便可不納稅。
至於這些俗家弟子的手段,那便是層出不窮了,只要是欠賬的人有的,他們都會透過各種手段掠奪過來,哪怕是他們的子女妻兒。甚至還有臨時加價的,逼死人命猶如家常便飯。
事情鬧大了,有人告到了官府,自然會有佛門的人出面,幫他們把事壓下來,官府對有律法保護,手裡又拿著欠條的佛門沒有辦法,往往都是記錄在案,不了了之。
可這更助漲討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