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七章 討債的來了!,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聖人少小從軍,身上落了不少傷疤,這兩年歲數大了,常常舊傷發作,所以便要到翠微宮靜養,把國事交給太子和政事堂的宰相們。
今年也不例外,李守義帶著皇后,在遼陽郡王李洽的護送下,又踏上了去翠微山的地界。
走在山腳的地頭,聞著麥田中散發的陣陣清香,李守義整個人都放鬆下來。見遠處有兩個小童在追逐打鬧,他也是繞也興趣的駐足看的認真。
一切本來挺美好的,偏偏就有人來搗亂,前撲後擁的太平公主,徹底打亂了田間的寧靜。
李守義吃完最後一顆棗,沒好氣道:“幾十年了,你就不能低調一點嗎?生怕沒人知道你是公主啊!”
太平公主雖然年過五十,但歲月並沒有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一身素色的公主裙,冷穆的氣質,一身貴氣難掩,就是想低調,也低調不下來。
而且,太平自認為比皇帝低調多了,都當了三十年的帝王了,還是沒能改了白龍魚服的毛病。真不知道他是赤子之心不改,還是遇刺沒個夠。
哎,“你信不信,朕把你貶到嶺南去釣魚!”
臉上毫無懼色的太平,笑吟吟的回道:“那感情好,姑姑我這輩子,什麼都幹過了,就是沒當過流徒。”
可一想到皇帝交待她的事,太平的臉又拉了下來,嘆道:“當然,流徒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這次,皇帝在手中借走了薛崇訓、薛崇簡,讓他們兄弟跟韋晉、蘇踐峻辦差。太平怕有閃失,特意去太極宮看了一下。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光她認識的人中,就有兵部尚書-陳元光,戶部尚書-盧鴻一,中書侍郎岑義,左千牛衛大將軍周城,右千牛衛大將軍劉昱。
及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高祖堂弟李德良之孫),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寺卿唐晙、左羽林中郎將常元楷、右羽林中郎將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
當然,還有更多是太平不認識,或者一眼沒瞧見的。太平的腦子就是被門擠了,她也知道皇帝要辦大事。而近幾年的一些風言風語,她也聽了不少,真是怕跟她想的一樣。
要不是想問個仔細,她也不會從長安城追到這裡。現如今,能問這話的,大概也只有她敢了。
李守義沉默了好一會兒,嘆氣道:“朕知道你想求什麼,朕給過他機會,而且不止一次。”
“可他是處處裝糊塗,覺得他比他父親更高明,比朕更高明。”
這麼多年來,李守義對他什麼樣,恩寵如何,太平心裡比外人都清楚。都說天家無情,李守義在位這三十年,對皇族宗室優待,超過了歷朝。
準他們各展所長,習武,從文,在京在藩,都由著他們自由挑選,而且在提拔任用上,也總是超過旁人。
李守義自認為,並沒有對不住宗室,或者苛待他們。別人都能感沐天恩,老實的當差,幹自己的事兒,為什麼只有他不行?
既然是太平問,話不妨說的再透一點,如果,他沒有起這點不該起的心思。永貞之後,他就是宗室諸王之冠,輔佐新君的宗室領袖。
“可惜了!可惜了!朕比你還心痛,朕把他養這麼大,你以為是為了今天嗎?”
“太宗皇帝沒開好頭,宗室的子弟,代代都有人,為了含元殿的那把椅子前仆後繼,朕還能有什麼辦法。”
太平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可老八前年風疾漸重,已經臥床兩年了。這時候給他添這麼大的雷,不是要他命嗎?
聖人和老八名為叔侄,實則跟一起長大的親兄弟沒什麼區別。太平以為,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老八的面子,也該留三分餘地。
這樣,她做箇中人,如果那個逆子不動,皇帝就饒了他一條狗命,讓他去嶺南釣魚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