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尚書令,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什麼表情,你老子也是讀過書的。顯德殿中孝仁皇帝留下的那些書,朕哪一本沒讀過?你以為朕小時候就光與英、相二王胡鬧了!”
聽了這話,李辰的心裡咯噔一下,狄仁傑已經是耄耋之年了,就算給他這份權力,他也註定是力不從心,倒是不用擔心什麼。
那父皇拿出這個位置,無非就針對其他幾位相爺。可幾位相爺,都是追隨父皇幾十年的老臣,李辰也是在他們身前長大,他沒看出來誰有問題啊!
可李辰不敢說,更不敢問,那些都是從一等一的聰明人,父皇非得看他們多聰明,李辰也不敢多問,壞了事。
“朕的話,不清楚嗎?”
岑義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恭聲領命到一旁,坐下來開始草擬詔書。寫完了,還恭請皇帝預覽。
李守義也是糾正幾個措辭,在其重新謄寫後,加蓋了玉璽。命岑義速去梁國公府傳詔,並將李守義從遼東帶回的高參、貂皮等一併帶去賞賜。
隨軍遠征的岑義到府傳旨,狄仁傑也是一愣,急命侍疾的狄光嗣,抬他出去,焚香擺案,大開中門,恭領聖旨。
“國老不必了,陛下口諭,您腿腳不便,坐著聽就行了!”
瞪了一眼狄光嗣,狄仁傑整理了下衣服,對著大明宮的方向拱了拱手:“老臣謝陛下隆恩!”
詔曰:地華簪組,材標棟幹。城府凝深,宮牆峻邈。有八龍之藝術,兼三冬之文史。尚書左僕射,梁國公狄仁傑,雅達政方,早膺朝寄。出移節傳,播良守之風;入踐臺閣,得名臣之體。
豈惟懷道佐明,見期於管樂;故以謁誠匡主,思致於堯舜。九重肅侍,則深陳可否;百辟在庭,則顯言得失。
雖至年老,然國朝而不可失,禮被於皇闈,斯固立德佐時,降靈輔闕,宜穆彝章,允厘庶政,可尚書令也,散官如前,此詔。
尚書令?
別說狄光嗣愣了,就是見慣的風雨的狄仁傑也是驚詫不已。這可不是個能拿來玩笑的職位。
岑義也是微笑回道:“國老,您就是給下官一百膽子,也不敢讀錯聖旨啊!”
“這道旨意是下官奉旨在宣政殿草擬,陛下斧正的了。屬於即發即辦,您看,下官可連官印都帶來了。”
發中旨,沒經過政事堂,聖人就是不想給國老上表稱辭的機會。陛下對國老那真是沒得說,在遼東回師之際,就命岑義在繳獲之中,挑選上品,回朝的時候賞給狄仁傑。
就這份恩重,人臣之中,無人可以比肩,或許也只有故去的文昭公可以比一比。
當然,狄仁傑的功勞大,別人眼紅也沒用,從陛下對其的信用就知道,他舉薦的人,張柬之,姚崇,桓彥範、敬暉等數十人,盡皆是國朝重臣,受陛下倚重。
岑義也不得不說一句: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都出自狄公的門下啊!
可狄仁傑對岑義的恭維,卻沒怎麼放在心上,只是謙虛的回道:“舉薦賢才是為國家著想,並不是為我個人打算。”
“老臣是真沒想到,陛下會賜予這樣的恩典。請侍郎回稟聖人,老臣望闕叩拜聖人隆恩了。”
而就在岑義告辭後,狄仁傑望著大明宮的方向,喃喃道:“陛下,您這是不打算饒了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