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難逃,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騎司衙署

陳元光來的真是湊巧,李守義此刻正在這裡,一邊喝著蘇踐峻煮的茶,一邊看人拿鞭子抽他的小舅子-蕭德。

原因很簡單,他本該死於李道之手,可硬是憑藉著下三濫的手段,從太子那要了一條小命,以至於對李道的孝校功敗垂成。

是的,在年少的太子眼中,武攸緒可能很重要,畢竟抓到他不僅能了一樁大案,跟能找到武后為防止事敗,交給他保管的寶藏。

可這些在李守義看來,真的不算什麼,無非是一個臭蟲和些許零錢。對他來說,沒什麼比鍛鍊兒子更重要的,所以他毫不否認就是在報復蕭德。

但在梵音眼中,他的這種報復卻成了一種上位者另類的愛好:“重口味啊!一別十餘年,陛下的愛好越來越奇特了。”

本來呢!故友重逢,是一件歡喜的是,可梵音的這一句,不僅把他兄長的臉嚇的煞白,更是不顧君前失儀的喝斥她住口,趕緊跪下請罪。

當然,他還不忘向皇帝求情,請聖人念在他的薄面,胭脂常年身處江湖,禮儀疏露的份上,不要怪罪他。

靠在茶几旁的李守義擺了擺手:“元光,起來吧,朕要是想跟她置氣,二十年前就治她大不敬之罪了。”

距離李伯瑤死,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梵音咬牙切齒,要求他在明君和死鬼之間做選擇的樣子,還歷歷在目。

二十一年的苦心經營,二十一年的辛苦耕耘,這麼多來,不管在宮裡,還在軍中,李守義不敢有一日懈怠。

每天都鞭策著自己,壓制己欲,就是怕辜負孝敬皇帝,辜負李伯瑤等以死進諫的臣工。

現在,就是看看今日的大唐,看看今日的盛世,就知道他已經兌現了當年的承諾,撥亂反正,清除積弊,將這個國家帶向了一個新的盛世。

而說到撥亂反正,李守義在戡定永徽、永貞兩朝的功臣之後,特旨在凌煙閣內,加了李伯瑤、杜正倫、杜志靜等七名以死進諫的忠貞之士的影象。

有官員說,如果李守義把他們的影象掛入凌煙閣,就相當於在向天下人,指責高宗皇帝的私德,也屬於一種不孝的表現,實不可取的。

也有臣工說,人誰無過,即便是聖賢也難免白璧微瑕。身為子孫,親親相隱理所當然,為君者諱又是人臣本分。

就算先帝一生略小錯,但為天家的顏面,朝廷的體面,應該有所避讓。而且,皇帝已經為他們平反昭雪,厚斂他們的骨殖,重賞他們的子孫,這還不夠嗎?

但李守義卻沒有聽錯臣工們的建議,依舊堅持讓那七臣配圖凌煙閣,並親自手書“永徽七君子”匾額,掛在七臣的影象之上。

他是這樣恢復諸臣工的,歷史需要真相,歷朝歷代之所以週而復始的興盛衰落,好像永遠挑不出這個怪圈,就是因為人們從不沒有在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他就是要在大唐更正這一點,讓後世的子孫都能從中汲取教訓。

至於,孝與不孝的問題,李守義的看法與他們不同。他相信,在親親相隱和江山永固之間,高宗的在天之靈,一定會選擇後者。

“配圖的時候,朕還覺得李伯瑤的配圖畫的不像,特意讓你兄長過去指教了一下。”

“等閒下來,讓你大兄帶你去凌煙閣看看。朕相信李將軍看到你,一定會很高興的。”

提到李伯瑤,不著調的梵音突然傷感起來,真正能影響人一生的,在短暫又漫長的生命中,攏共就那麼幾個人。

很顯然,她與皇帝,都被李伯瑤影響了。作為李靖的孫子,他的戰功的確寒磣一些,不像是戰神的子孫。但他也用自己的方法,影響了這個國家。

梵音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