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小損招!,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悉多於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足夠優秀。
在岑長倩、王方翼聯手進攻下,循循而退,還能給唐軍造成一定的傷亡,論欽陵把他調教的真是不錯。
當然,反攻依然是有效的,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唐軍先後收復了開戰以來,失去的紅梯河,明水,伊哈托里,公婆泉、野馬峪、柳園等地。
代價就是李守義手中這份陣亡統計,光六品武將以上,就陣亡了三十六,其中包括李挺在內的十位宗室子弟。
當然,吐蕃沒討到什麼便宜,他們在吐谷渾故地,徵集的十萬大軍盡數報效,而且還搭上了五萬吐蕃勇士,大小將校一百餘員。
李守義這煩心呢!御帳外便出來了鍾紹京的罵聲:“放你孃的屁,運不上來,你問問他們的腦袋是怎麼到這的!”
“前線的老哥們,盼霹靂彈如大旱之盼雲霓,他們幾個混蛋再難,能難過前線的將士們?”
“你給本相告訴他們,十天時間,如果運抵的數量,與關中呈報的賬目對不上。本相親自去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
鍾紹京失態是原因,他從沒上過戰場,一直想到一線去看看。十天前,在伊哈托里視察,遇到吐蕃騎兵的突襲前沿,保護他的五百精騎,最後只活下來六個人。
看著那些大字不識的軍漢,為了保護他,前仆後繼的衝向敵人,一一倒在衝鋒的路上,鍾紹京大為震撼。自那以後,他負責的補給之事,便更為上心。
不過,這不能全怪那些輪輸轉運的官員,入冬了,天氣寒冷,道阻且長。能保證冬衣不缺,糧食、藥物不缺,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想想事事周全,哪那麼容易!瞭解內情的李守義並沒有責怪他們,只是下了嚴旨,按鍾紹京說的,增加人手,不惜一切代價,限期將堆積在涼州的物資用上來。
招呼鍾紹京進來,李守義淡淡道:“鍾卿,沉住氣,不要著急,我們還有兩個月儲備,而且冬裝完備。”
冬季作戰,不僅考驗軍隊的忍耐力,更考驗一個國家的國力。嚴寒需要的物資更多,花銷也更大,大唐尚且轉運不暢,更別說吐蕃了。
當然,李守義得承認,那些吐蕃糕子自幼在嚴寒中長大,自有一套禦寒的本領。可這並不代表他們能寒冬中堅持下來,尤其是這麼殘酷的戰爭。
對他們來說,唯一的好訊息,可能就是論欽陵帶來的二十萬大軍。但軍隊增加了,開銷也更大,就比如說糧食,他們能運上來多少。
秦趙長平之戰與今日的景象何其相似,長期的消耗戰,讓國勢較盛,軍力較強的趙國,拖入戰爭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吐蕃有多少家底,李守義不知道,但大唐的府庫卻是充盈的很。若是能殲滅吐蕃和西域聯軍這幾十萬人,耗盡他們的戰血,李守義不介意再打上一兩年。
現今,吐蕃軍放棄伊吾、哈密等地,轉而在鄯善、艾丁、托克、焉耆一線防守。從哪裡向南,可以回顧吐谷渾舊地,是他們經營多年的屏障,這樣也更有保障。
岑長倩的意思,再與論欽陵主力在鄯善一線作戰時,單獨派遣一支精兵由肅北,穿花海子,進入吐谷渾舊地。一來破壞吐蕃的補給線。
李守義已經下旨,令郭待封、薛訥合兵一處,進入吐谷渾舊地,照著他們的行軍速度算,現在應該是到冷胡了。
瞧了一眼皇帝指著的地方,鍾紹京不由有些擔心:“陛下,補給的路程上算,吐蕃的轉運的成本要比我們低多了。”
是的,他說的對,這點李守義也想到,所以剛剛給張仁願、李光仁傳令,命他們自祁連山南下,走河西走廊,目標是吐谷渾舊地野牛,木裡、張麻等地,進而威脅牛心堆、剛察。
那裡駐防的吐蕃軍隊不多,卻生活著大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