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今日雄君對梟雄,正如龍虎會風雲。,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漢元鼎六年起,中原王朝據河西走廊“列四郡,據兩關”。與西域以及西亞各國交往頻繁,北行出玉門關,南行出陽關;兩關分扼天山南北路的咽喉,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四郡為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兩關為玉門關和陽關。而鄯善,就在陽關之西。鄯善,即古樓蘭,位於天山東部南麓,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
國內有孔雀河貫穿其中,凡三百餘里。岑長倩陳兵孔雀河東岸的十天後,李守義率左驍衛大將軍契苾明、左威衛大將軍李思文、右威衛大將軍王孝節等中軍也趕了過來。
西岸的是三十萬吐蕃西域聯軍,其中吐蕃人十萬,西域諸國二十萬,統帥是吐蕃大論-論欽陵,前軍則是吐蕃第一悍將-勃倫贊刃。
雙方總兵力加起來超過六十萬,旌旗蔽空,馬鳴啾啾,兩軍猶如兩片運轉的烏雲,隨時可能碰到一起出發閃電。
北風蕭蕭,拂面之風如刀割面,軍陣中升起的肅殺之氣,不由讓冰凍的孔雀河,更堅固三分。
早在貞觀二十二年,唐軍在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李守義當然以主人自居,隨向吐蕃大論發出邀請。
左驍衛中郎將-李敬猷,奉命策馬至吐蕃軍陣前:“大唐皇帝陛下,邀大論至丹橋一晤。”
對勃倫贊刃吩咐一番,輕磕一下馬腹,論欽陵也跟著來到這孔雀河上,唯一的橋上。
論欽陵征戰數十年,見過無數英雄人物,從沒人敢孤身一人來見他,大唐的少年天子如此年輕,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著時令人欽佩。
打量著李守義,論欽陵笑道:“皇帝陛下,你比我想象中要高大強壯的多,比我家贊普也更清修一些。”
抬手示意論欽陵入座,李守義也笑著回道:“大論也比朕想象中更老一些,但精神不錯。”
可論欽陵毫不客氣的告訴李守義:“中原人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外臣年不及六旬,也不算很老吧!”
他在主持大非川、青海之戰時,還處於不惑之齡;與之交戰的都是薛仁貴、李敬玄、劉審禮之輩。
現在雖說兩鬢斑白,卻仍有擒龍縛虎之力。但同輩的對手早已作古,竟然換成了毛頭小子。如此說來,說到他的勝算面,豈不是很大。
“青梅煮酒論英雄,朕將大論視為曹孟德那樣的梟雄。可大論以朕的年齒為論,笑朕阿斗那樣的敗家之君!”
“陛下說笑了,外臣怎敢。”,話間,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跟著笑道:“安樂公怎麼了,最起碼能活著享受富貴。”
“若是此戰,陛下被俘,外臣保證,給陛下的待遇,一定不比劉禪差!”
呵呵,逞口舌之快!笑著飲了一杯,把玩著酒盞的李守義運轉氣海,身後的承影、宵練應聲飄起,且兩劍併發光芒。一紅一藍,交相輝映。
論欽陵矢口言道:“你,你竟然會秘術?”
秘術是他們吐蕃人的叫法,道門叫隱決。雖然當了皇帝,但李守義卻一天沒有放棄修煉。進入天衡境後,便順利降服了中品-承影劍。
李守義不知道論欽陵是否會,但他聽出了威脅的意思。漢朝的劉家,有投降、禪位的傳統,可他們隴西李氏沒有。
他是既不想當漢獻帝,也不想“出國留學”,而且他認為自己有這個本事。
嘆了口氣,論欽陵說道:“老夫真是羨慕你的天分,老夫年輕時也想拜在霖惠法師座下,修行秘術。”
論欽陵對功夫高低不甚在意,他需要的學的是萬人敵;可這並不耽誤,他對長壽的渴望。可惜,他天分不夠,霖惠法師也愛莫能助。
對於普通人來說,長壽無非是多活幾天,可對上位者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