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藥啊藥,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謂的五石散,就是起源於始皇帝時期,起始為了長生。可到了漢武帝時,卻變成了寒食散,服之者多稱去病強身,實際上為濟其色慾,與成仙到沒關係了。
三國兩晉時期,五石散的主要配方,延續道家葛洪的配方,主要由: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而到了隋朝,名醫巢元方又經過了改良,開始用:鍾乳、硫黃、白石、紫石、赤石等。
儘管歷朝歷代的“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藥性皆燥熱繪烈,服後使人全身發熱,併產生一種迷惑人心的短期效應。
服此藥致癱而死者,有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學者皇甫謐則因服散而成殘疾。
而服用五石散最出名的要屬就是《魏書》中說:“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三狗之一的-何晏,五石散忠實愛好者。
據說,他服了五石散後,頓覺神明開朗,體力增強。在他的帶動下,五石散廣為流傳。其風自魏晉至唐,歷數百年年而未中斷。
雖然,孫思邈曾呼籲世人“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但效果甚微,在仕林,尤其是那些喜好魏晉遺風的當中,這種善意的呼籲,更是被拋諸腦後。
作為《魏書》的研究者-崔詧、崔日用,對五石散更是到了一種痴迷的態度,閒暇時要是不來點,覺都睡不好。
當然,他們所食用的五石散都是隋以來方士留下的方子,像葛洪煉製的那種,雖然書裡寫的很明白,但其中卻缺失幾味必要的材料,沒什麼人能煉出來。
崔詧、崔日用曾為了尋找這種五石散曾懸賞千金,結果還是來了一群騙子,煉出來的東西,簡直狗屁不如。
但今天,他們的眼睛都盯向岑獻手中的盒子。這裡面就是他們心心念唸的魏代五石散,還是新鮮出爐的那種。
這麼可能?
額,岑獻不得不照著李旦給他寫好的劇本說:“這個,是太醫院的張弛做的,他是道門的中人,陛下的師兄。”
一朝天子一朝臣,從前岑家在勳貴中不過是二流,屬於那種放屁不響,說話沒人會聽的一類。那時候,別說與這種天子關係密切的人辦事,就算是跟人家說話,也得看人臉色。
但今時不同往日,他的伯父已官至宰相,接替了劉仁軌,統管全國的軍務,成為天子的寵臣,說一不二的人物。
岑家的人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雞犬升天。他就是與張弛說了一聲,人家就一口答應了,不僅給他們做了一盒,更是拿把道門的秘方拿了出來。
崔日用是深諳此道的行家,他十分確定,按照這個配方來做,成就的機率最少有九成,這可是一份大禮。
驚喜之下,崔日用不由拍了拍岑獻的肩膀,笑道:“岑兄,你可是幫了我的大忙,真的。”
“說說,你想愚兄怎麼答謝。”
岑獻微微一笑,既然是朋友,就不該講條件,這實在是侮辱了他們純潔的友誼。
但岑獻有個很不成熟的想法,聽說崔日用有個“旭月山莊”,那裡經常會招待一些文壇才子。岑獻對此頗為嚮往,希望能有機會參與。
崔日用瞧了瞧崔詧,又看了看手裡的東西,當即笑道:“當然!最起碼,在這方面證明了咱們是同道中人。”
離開崔府後,岑獻在馬車中換了一身衣服,路過永興坊時下了車,轉身進了一處平平無奇的宅院。
別看這院子表面很是簡陋,但裡面卻是內有乾坤,三進的院子,隨處可見身著半身鎧的千牛衛,他們隸屬於左千牛衛將軍-周城。
岑獻進來時,周城正陪著英、相二王在喝酒,聲音粗狂,放浪形骸。岑獻不喜歡這種五大三粗軍漢,但選擇權並不在手裡。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