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李守義與程務挺,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和人之間,信任是最難的,帝王與臣工更是如此。

政事堂傳下的聖旨,的確是耐人尋味,皇帝命:檢校左武位大將軍-平原郡公-程務挺,為軍事學院-院正,為最高軍事長官。

但卻又命洮、勝二府都督,沁、會、延三州刺史-高崇德(高侃長子)為軍事學院祭酒,總管學院軍務,王璵(王方翼長子)為長史,李思文為丞,岑靈源為主簿,負責學兵的教學和學籍等具體事宜。

如此一看,程院正倒成了擺設,不過其好像樂在其中,每日背手在驪山各處閒逛。

當然,程務挺也承認,皇帝御批的第一批學兵,一千八百人,的確保質保量,一千五百人皆是立過戰功的軍官和士兵,剩下則是三百名勳貴將校子弟。

這些勳貴子弟大小不一,也是最難弄的。祖、父輩皆是國家功臣,朝廷重臣,自幼在蜜罐中長大,性情難免驕傲,行事也飛揚跋扈。

像裴光庭(裴行儉之子),李欽載(李思文之子),張之輔(張仁願之子),高琛(高崇德之子),契苾聳(契苾明之子),程伯獻(程處弼之子)......

只要有這些搗蛋鬼在,就別想有消停的時候,搞得那些教員們很是頭疼。幸好有王璵這個鐵面長史,否則這驪山都得讓他們給翻過來。

這不,又抓到了幾個逃課的,程伯獻、契苾聳兩個帶頭,正帶著他們的小弟,玩命的在操場上跑著。王璵拿著戒尺,時不時的吼上兩句。

與王璵並肩而立,程務挺淡淡道:“老夫很好奇,你對他們這麼苛刻,就不怕他們家中的長輩,找你的麻煩嗎?”

而王璵卻瞟了程務挺,搖了搖頭:“末將領了聖命,乾的就是得罪人的活計。更何況,棒下出孝子,我們不也是這麼過來的。”

王璵更傾向皇帝的說法,淬火,軍事學院就是一個大熔爐,進來是廢銅爛鐵,出來的就得是一塊好鋼。

為國家培養軍事將領,是百年大計,關乎社稷,關乎國運。與之相比,王璵個人實在微不足道,程務挺也是如此。

想起年輕時的崢嶸歲月,程務挺嘆了口氣,感慨道:“是啊!他絕對是李家的好子孫,守業守成,也算是獨樹一幟。”

王璵當然不敢置喙天子,可這時卻從二將身後,傳來了一聲:“能從你嘴裡聽到好話,還真是不容易。”

揮退了王璵,李守義席地而坐,又拍了拍身邊的地方,程務挺拱手謝座,也跟著坐了下來。

瞧著操場上揮灑汗水的程伯獻等學兵,李守義淡淡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小看這區區一千八百人,十年二十年後,就可以覆蓋全軍。”

是的,在軍事學院這半年,程務挺見證了這裡如雨後春筍般成長。他毫不懷疑,一旦將這裡的規模擴大,年復一年後,會是怎樣的場景。

也許就像高崇德說的那樣,未來的唐軍,每一個伍長都將由軍事學院的學兵出任。如此一來,皇帝對軍隊的掌控,將會超過歷代的帝王。

“老臣可不可以理解成,岑長倩將會是我唐軍,最後一位大軍統帥。”

扯一根草,叼在嘴裡,李守義搖了搖頭:“不,唐軍統帥的位置,永遠都會存在。只不過,會有一點,小小的改變。”

軍銜制與現有的軍職相結合,似乎更適合處於瓶頸期的唐軍,李守義已經在與岑長倩等兵部大佬討論過了,打算在第一批學兵四年的學業結束後,在全軍施行。

到時候,程務挺要是還活著,倒是可以趕上這一波,開天闢地的改革,李守義相信這是保障軍隊穩定最穩妥的一種方式。

“看來,那是一套很好的制度。”

“老臣要好奇的問一句,依老臣的軍功,會被授予什麼樣的軍銜?”

軍人是這個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