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七章 交涉,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悉補野王族,即吐蕃王族,對欽陵專國久,常居中制事,諸弟皆領方面兵,甚為憚之。
可其居中秉政,諸弟握兵分據方面,贊婆常居東邊,為中國患者三十餘年,吐蕃王族又離不開他。所以,對他的以臣制君,越俎代庖常常隱忍不發。
戰前,王權、相權的矛盾就已經很是尖銳了,論欽陵之所以妥協東侵,就是想用一場大戰轉移矛盾。但現在不得不說,他的計劃徹底流產了。
可這第二次大非川之戰,吐蕃南北兩線,前後折兵超過三十萬,這還不包絡吐谷渾的十萬僕從軍,十萬西域聯軍,致使國家元氣大傷。
這已然觸碰到了悉補野王族的底線,吐蕃朝中反對噶爾家族的聲音愈演愈烈,矛盾已經尖銳到了無法調和。
吐蕃各大貴族們長時期受到噶爾氏的政治壓抑,對其家族恨之入骨,自然與贊普形成強大政治同盟。如今又有外敵加入,噶爾氏已是腹背受敵之境,其最終的命運已然可想而知。
論欽陵很清楚,霖惠就是來勸他交出談判權的,否則不會把悉補野博陵,悉補野可允帶來,更不會找藉口解除贊婆的兵權,讓他出任和談使。
“大論,你應該清楚目前的形勢,對你,對噶爾氏都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
“貧僧與你父親是舊交,交情匪淺,也願意為悉補野與噶爾氏之間的嫌隙斡旋。”
可論欽陵要付出一些代價,做出一些改變,像他父親祿東贊一樣,做一個輔弼良臣,而是曹操一樣的權臣。只要論欽陵肯低頭,他可以跟邏些方面解釋。
霖惠是看著他長大的,不想看到他走上歧路,更希望噶爾氏能在戰後為吐蕃的復興起到關鍵的作用。
霖惠清楚,論欽陵專權習慣了,可他再跋扈也要記得自己的身份,而且外部的條件也不允許。
邏些那些人口中的唐童,可不是個不曉世事的童子,他與李世民、李治是一樣的,都是對土地有著近乎“變態”的狂熱。
論欽陵領教了他的本事,應該比邏些那些養尊處優的貴族們更知道,這種帝王的可怕。更可怕的是,他這麼年輕就繼承了這麼龐大的帝國。
所以霖惠希望,面對這麼難纏的敵人,論欽陵能放下個人、家族的得失,相忍為國。
抿了口酒,論欽陵笑著問道:“法師,你能保證贊普一定聽你的話嗎?”
器弩悉弄是他一手帶大的,啟蒙,教他讀書識字,學習經典,及如何治國理政。他在這個學生身上的心思,超過了對自己的兒子。
他太瞭解贊普了,一旦論欽陵沒了利用價值,噶爾氏家族就難免有滅門之禍,所以,這權,他不能交。
“我知道,法師功力深厚,比那位唐天子更勝一籌,您抬抬手就可以殺了我。”
“可您也要知道,這十二萬精銳,是吐蕃最後的本錢,沒了他們,吐蕃將來攔不住大唐的鐵騎。”
沒有論欽陵的命令,這十二萬精銳,王室連一個人都調不動,這還不算他在國內的勢力。霖惠想用一句話,就收回他的權力,辦不到!
先贊普將他擺在這個位置上,就是相信他的忠心,而論欽陵一生也在為吐蕃的強盛而戰鬥,現在就因為打了一場敗仗,一切都不算數了?
那論欽陵倒是要問問霖惠,他打過多少勝仗,他為吐蕃打下了多少疆土,奪取了多少利益,甚至穩壓大唐二十年。
他對吐蕃的貢獻,甚至超過了王族,他治理下的吐蕃王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再給他二十年,他有信心讓吐蕃強盛的與大唐一樣。
區區幾十萬兵馬算什麼,只要給他時間,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重建一支同樣強大的軍隊。
法師與他的境遇一樣,都把一生獻給了大吐蕃,他應該最明白自己,但為什麼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