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四章 爭辯!,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謀反是死罪,輕則闔府盡殺,重則夷滅三族乃至九族,這是個基本常識!
在長安市面上,隨便抓個人,甭管什麼身份,只要去問,得到的回答基本沒差。
可李守義真想不到,竟然有人上本,保裴炎不死!害得李守義差點咬壞舌頭不說,三觀更是碎了一地。
這什麼情況,反賊還有理,難不成讓裴炎把朕這個君給弒了,你們還彈冠相慶,什麼世道啊這事!
來,看吧,都是誰為裴炎說情。吏部左侍郎-魏玄同,進士出身,累轉司列大夫。因坐與上官儀文章屬和,配流嶺外。
上元初赦還,經劉審禮舉薦拜岐州長史,累遷至吏部侍郎。素與裴炎友善,時人呼為“耐久朋”。
光祿大夫-胡元範,介廉有才,勤勉用事,乃朝中不可多得的幹吏。左武衛大將軍-平原郡公-程務挺,他的履歷沒人比李守義更清楚。
三臣聯名上本,請皇帝依高宗朝處置長孫無忌、褚遂良的前例,議親議貴之下,顧命輔臣謀反之罪,削去官職和封邑,罪減一等,死罪改流放。
“不是,你們三個是不識律法,還是故意擠兌君父來的?”
別說皇帝感到奇怪,劉景先也讓他們的奇葩想法雷了個外焦裡嫩。長孫無忌那是反跡初露,與裴炎陳兵含元殿,完全是兩回事。
行,都拿舊事當引子是吧,那咱也說唄。抱著笏板,劉景先講了講,先帝饒了長孫無忌一條性命的原因。
那是先帝擔心殺舅留下惡名,許敬宗便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先帝。又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
“爾等就是東施效顰!他裴炎有何功,犯下如此滔天重罪,讓陛下可以網開一面,饒恕這等大罪!”
是的,李守義也好奇,雖然裴談與之政見不同,但畢竟是同宗,他都沒說話,這三個人到底是為什麼,是誰給了他們這麼大的勇氣。
御史崔詧當即彈劾裴炎,道:“裴炎身為顧命大臣,不思忠君報國,反而私行廢立,無君無父,不可饒恕。”
御史騫味道、魚承曄等御史臺官員,紛紛出班附和,造反要是都不殺,那這一朝,還有什麼王法可講。
可魏玄同卻從袖子裡,掏出了一份本章,一言不發,當堂舉起。見皇帝點頭,吳毅也是小跑下去,取了回來,恭敬呈上。
哼,冷哼一聲,李守義沒好氣的拿過本章,他倒想看看,這三個人,逆著聖意,把自家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能說出設麼舌燦蓮花說動朕。
可開啟一看,裡面是就夾了一張紙,上面清楚的寫著:咸亨元年,炎受雍王所命,建蓮花寺。
什麼意思?
李守義皺眉答道:“就這個?”
魏玄同舉笏答道:“回陛下,就只有這個,這是洗馬房交給臣下的。說是。”
說是這張紙條內容,乃是孝仁皇帝與裴炎之間的大人情。洗馬房的人,把這個交給他,就是希望皇帝能念在裴炎輔佐兩朝之君,幾十年的功勞、苦勞,饒他一命。
而魏玄同三人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並非僅僅因洗馬房所託,也亦非個人交情,謀朝篡位是掉腦袋的事,誰也不會因為交情,拿全家的性命開玩笑。
大唐有祖法,厚待功臣。侯君集屢次犯了大罪,長孫無忌數肘帝王,太宗和高宗也是再三權衡,才處置他們,不僅威服眾臣,更是贏得的美名。
今裴炎身為輔臣之一,受先帝託孤之命,按制議親議貴,罪減一等,也是應有之意。同樣定的是謀反之罪,怎麼能因為個人好惡,便是不同的結果呢!
魏玄同這話,還有另一層意思,大唐建國近百年,功臣勳貴無數,不是所有人都招陛下喜歡,但功臣們每個人希望,在他們犯錯時,皇帝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