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飯操作嘎嘣脆!,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照著始皇陵修,劉齊賢這圈畫的不小,帽子大的能把他和裴炎一起扣到太液池去。就算僥倖淹不死,也得長安城的人用唾沫星子給淹死。
李守義與武后,也端著上位者架子緘口不言,這種時候誰說話就顯得誰心虛。
可這麼吵下去,也不是個事,當了半天啞巴的武承嗣,提出了一個超過他本身學識的提議。陪葬制度可仿照太宗舊事,子不僭越其父,應有之禮。
但為了體現陛下開疆拓土的赫赫武功,亦可仿照始皇帝舊制,制兵馬俑陪葬。秦朝的兵馬俑用陶土製造,我大唐工藝水平高超,完全可以用瓷器嘛!
工部有自己的匠戶,也有現成的作坊。人形瓷器,能花多少錢,與半個國庫比起來,那就是撒撒水,九牛一毛。
見皇帝面露微笑,武承嗣抖擻精神,指點江山的口氣道:“讓這些這些陶瓷兵勇排成軍陣,持我唐軍鎧甲、兵刃,組成地下軍團,千秋萬代的守衛先帝。”
“瓷傭的形制,採左右羽林軍的樣貌,將軍瓷採我朝名將樣貌,文武百官皆可繪形其中,務必做到無重複,上色飽滿。臣以為,這種葬制既能符合先帝薄葬的心意,更能展現我天朝上國之威。”
一直以來,武承嗣在一眾同僚的眼中,都是不學無術的紈絝,他能坐到這個位置,完全是靠著天后的提攜。
今兒,殿中的諸同僚,必須得替他正名,人家腦袋裡,還是有點東西,這一番話絕對是耗子掀門簾,露了一小臉。
這人不是好人,但主意卻是好的。李守義知道,這傢伙是在向他獻媚、示好,但他這個主意,能讓朝廷省下半個國庫,即便心裡討厭,也不得不領這份人情。
李守義故作熱情的對武承嗣招了招手:“表叔,坐那麼遠幹嘛,來,這不是有坐嗎?”
武承嗣當然想往前面坐,可這前面的不是宗室親王,就是三省的宰相,他是想往前靠來著,官兒也不夠大啊!現在好了,有了皇帝的話,他終於能靠前了。
“表叔,看不出啊,你對秦始皇還有研究呢!來來,跟大夥說說,始皇帝的陵寢是什麼樣的。”
“我大唐以仁孝治天下,朕雖然當了皇帝,這天下也是祖宗的,不是嗎?盡孝是應該的。”
歷朝歷代,皇陵的設計秘密,就連皇陵的圖紙竣工後也一定會銷燬。現在,唯一可供參考的,就是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具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這是眾所周知的內容,可武承嗣卻對民間各種異聞很感興趣。比如,傳說中的兵馬俑......,過去在市井放浪形骸之時,常與一些文人墨客來往,聽的多了故而記得。
當然,傳說也是需要佐證的。徐州的獅子山,有座楚王陵,主人乃是漢朝的第三代楚王劉戊。他就因為羨慕始皇帝有兵馬俑陪葬,所以特意制了一些漢兵傭放在自己的王陵中。
始皇帝是天子,陪葬的兵馬俑傳聞只有萬餘,劉戊不過是一位諸侯王,上面還有天子,需要規避禮制,所以便定額四千餘件漢兵馬俑陪葬。
“如今,大唐的疆域遠勝大秦,先帝的聖明也不壓於始皇,為什麼不能用超越他數量的兵傭陪葬?”
主意是不錯,可他這不錯的主意,卻讓裴炎有些下不來臺。將在這裡了,老裴也只能硬著頭皮頂到底,言我朝陵墓制度,是有嚴格制度的,所行的都是祖宗成法,不可輕易更迭。
況且,武承嗣之言,都是市井傳聞,根本就做不得數。要是按照市井流傳的操辦先帝的陪葬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