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星星之火,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昭鴻十一年的臘月寒冬,好似比往年長上許多,對四處奔波的許不令來說是如此,對江南道的百姓來說,更是長到度過一天都是奢望。
往日象徵闔家團圓的『年關』,此時也顯出了其本來的含義——欠租、負債的人必須在年底最後一天清償債務,過年像過關一樣,所以稱為『年關』。
江南富甲天下不假,但富的永遠不可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秋季一場水患,睦州、秀州等地顆粒無收,百姓房舍、農田被沖毀,數十萬計的百姓遭受殃及,化為了『囊無一錢守,腹作千雷鳴』的難民。
原本這時候,朝廷應該大力賑災、免去稅賦,可去年蜀地大旱,朝廷已經免去了蜀地一年歲賦,稅收遭到重創,再免去江南的歲賦,拿什麼去養綿長戰線上的近百萬軍隊?
朝廷不管,讓吳王自己想辦法,吳王自掏腰包、遊說世家豪門,給朝廷補上了稅賦的虧空,但幾十萬張嘴又怎麼補?
或許吳王掏幹家底、逼迫世家豪門開庫房,可以幫幾十萬百姓熬過這個冬天,可吳王憑什麼拼著自己元氣大傷,來給朝廷背這個罪不在他宋思明的大鍋?
只因為他姓宋,便要給你這當皇帝的堂弟掏心窩子?
顯然不可能,天下又不是他吳王的!
宋暨召七王世子入京,對許不令下手意圖削藩,已經讓吳王感覺到了懸在脖子上的刀。
削藩不可能只削一個就停下,只要提起了這把刀,那宋暨在位期間,肯定會想方設法把七王藩王的權勢削到可以控制的程度。
宋暨針對肅王的謀劃以失敗告終,可能會暫時停下,但諸多藩王已經看到了宋暨的野心,又豈會讓宋暨穩住局勢,找到再度發難的機會?
朝廷修關隘、養鐵騎、蓄重兵,吸得都是江南、蜀地百姓的血,朝廷的稅賦逐年增加,家中有田地的人家也漸漸難以承受,早已心有怨言,如今一場大災,往年積累的弊端全部無所遁形,在短短几個月全爆發出來。
隨著多年不遇的極寒天氣肆虐江南,遍佈千里的流民無家可歸、饑寒交迫,當流民心裡的絕望到了極點的時候,只需要小小的一把火焰,便足以燒遍整個江南。
天時地利具在,只差一個人和,而吳王得手玉璽之後,這個點火的人,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臘月末的傍晚時分,睦州清溪縣萬年鄉,當地裡正張有常的宅邸外,火把的光芒照亮了風雪連天的曠野。
從周邊鄉鎮聚集而來的流民,如同行屍走肉般站在風雪間,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一眼看不到盡頭。
青溪縣多產竹紙,名傳大玥南北,是富貴人家書房中很常見的東西,卻不知道這簡簡單單的清溪竹紙,背後藏著多少赤腳百姓的血汗。
因為盛產竹紙,清溪縣一直都是官府重點酷取之地,往日便已經不堪重負。而秋天一場水患,清溪縣遭災極重,作坊、房舍被沖毀大半,躲避不及的百姓死傷慘重,到今天還無家可歸。而年年上繳歲賦的朝廷,沒有送來半顆救命的糧食,里正張有常還在這種要命關頭,挨家挨戶徵收人頭稅,交不出來就棍棒伺候。
家都沒了,人也沒了,那什麼去交那人頭稅?
當地百姓不會知道里正也是被上頭用刀子逼著在徵稅,他們只看到了張有常衣食無憂,拿著名冊帶著衙役挨家收銀子收糧的醜惡嘴臉。
百姓要麼在深山老林裡挨餓受凍,護著手裡最後一點糧食,要麼往外逃,變成乞丐流民,可根就在清溪縣,他們能逃去哪裡?百年前大齊的官管這裡的時候他們祖宗都沒逃,憑什麼現在他們要逃?
常年累月積壓的怨氣,和朝不保夕的絕望,已經在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