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獵人與獵物,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官……」
許不令沒時間和縣令瞎扯,讓他趕快去聯絡當地族老。
縣城裡的駐軍就四隊兩百人,很快就從前後城門處趕了過來。許不令掃了一眼,心裡稍微安定了些。大玥缺戰馬,邊軍由五成步卒、三成弓弩兵、兩成騎兵構成,他來時還擔心這裡留著兩百步卒,此時看來,兩百人都是從精銳部隊輪換過來的,人人配有戰馬弓弩,雖然馬不算好,但總比兩條腿快。
兵馬集結完畢後,許不令便帶著一隊輕騎出了城門。
五個姑娘已經在城門外等候,老婦人坐在滿枝的馬上,夜鶯騎著好馬又重量輕,帶著松玉芙以便快速撤離。
方才已經從夜鶯的口中得知烽火臺的意思,幾個姑娘臉色都比較凝重,特別是出身書香門第的松玉芙,連打架都沒見過幾回,卻在史書上看盡了戰亂的慘烈,小臉煞白煞白的,想要說什麼,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夜鶯在幽州對兩軍搏殺司空見慣,此時最為鎮定,和沒事兒人一樣,走到跟前掃了眼後面的兩百輕騎:
「公子,婚船不能在太原附近久等,一個時辰趕不回去,蕭大小姐肯定會起錨先走,我們得快點。」
清溪縣在太原西側,相距五十里,兩地是平行的,和寧武關的距離相等。蕭綺的處理事務從不被個人情緒左右,永遠選擇最小的風險和最優解,如果在北齊先鋒軍抵達之前,許不令沒有趕到太原城外,蕭綺肯定會先走,避免全部落入敵手。
許不令曉得蕭綺的性子,沒有半分遲疑,一馬當先走在了前面,朝著太原方向疾馳而去……
----
踏踏踏——
馬蹄聲如擂鼓,寧武關一破,直至太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率先入關的萬餘精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太原周邊各處,發揮閃電戰的奇襲效果,在大玥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波平推,迅速在關內站穩腳跟;最難啃也最重要的太原城,則留給後方的幾十萬大軍強攻。
北齊缺糧、缺鹽、缺鐵,唯一的優點便是馬比人多,還都是良種馬,機動性高出步騎結合的大玥軍數倍,若不是烽火傳訊太快,恐怕後方鄉縣還一無所覺的時候,先鋒軍就已經到城牆下了。
萬裡雪原上煙塵滾滾,浩浩蕩蕩的騎軍如一把尖刀刺入大地,後方則是海嘯般的兵潮,偶爾在要塞碉堡附近停頓些許,便直接碾壓了過去,換上了大齊的紫色青鳥旗。
尖刀的最前方,兩匹『追風踏雪』率眾而行,馬上的銀甲將領,面向不過二十五六,披散的長髮自頭盔下隨風飛舞,手持大齊姜氏的標誌性兵刃龍紋槊,槊鋒依舊殘留著未乾的血跡。
身處戰場,銀甲小將臉上卻無半分緊張,反而顯出了幾分難以言喻的感慨,畢竟他是北齊右親王姜橫的長子姜凱,他不是深入敵國,而是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進了自己的家門,走在了自己家的土地上。
銀甲小將的身側,年紀相仿的男子緊隨其後,腰間懸著一把劍,並未穿戴鎧甲,看起來更像是個江湖客。如果許不令在這裡,必然能認出這個年輕人,便是臘月份在幽州有過一面之緣的遊俠兒左戰。
左戰是國師左清秋的兒子,而非徒弟,其性格,從河面跳水救人便能看出來,很有俠氣,喜歡江湖事和遊歷天下,不是做官的料。
這次復國之戰意義重大,右親王和國師左清秋不能親自涉險,便讓嫡子親自陷陣當先鋒軍,以鼓舞士氣。
雖然是在戰場上,隨時都可能遇上遭遇戰,左戰並未改掉話癆的毛病,縱馬飛馳間,不忘和旁邊的姜凱介紹:
「世子殿下,太原這邊,我都跑遍了。太原城中有個彩鳳樓,裡面的魚兒姑娘那叫一個風嬌水媚……」
北齊右親王世子姜凱,一路勢如破竹,幾乎沒什麼傷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