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今朝絕於此,草折仍有根,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和年間,幽州祝家劍門。
時逢劍聖祝稠山五十大壽,江湖客雲集於上谷郡。官道旁駐足等待的遊俠兒摩肩接踵,看著一位位在江湖上名聲顯赫的豪俠縱馬揚鞭而過,眼中滿是憧憬和嚮往。
幽州祝家,底蘊、名望都不下於青州的東海陸家,彼此南北相望,為當地最顯赫的兩大江湖世家。
為了慶賀祝稠山壽辰,唐家、雁棲山莊等都是家主親自登門,君山曹家、東海陸氏等也派了子侄過來,規模不下於王侯級別的慶典。
劍門外,祝家長子彬彬有禮的迎接著諸多貴客,劍聖祝稠山在莊子內,和江湖老友攀談。
莊子側面的山坡上,有一顆上了年月的桂花樹,樹下可以鳥瞰整個劍門。
年紀尚輕的祝六,和妻子郭山榕並肩站立在大桂樹下,眺望著下方參差錯落的建築群。
祝家是劍學世家,往日和曹、陸兩家三足鼎立,如今更是憑藉劍聖祝稠山,壓了江湖一代人,能與其爭鋒的不過一手之數。
常言虎父無犬子,祝稠山的幾個兒子,大郎穩重,二郎勤奮,但這些品質放在江湖上,擁有一席之地容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遠遠不夠。
想要一騎絕塵、鳥瞰眾生,說白了只講究個『老天爺賞飯吃』,只有天道垂青的奇才,才能在武道之上,走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光靠勤奮和毅力,很難彌補與生俱來的先天差距。
祝稠山已經走到了武人的頂端,很明白這個可能讓尋常武人絕望的道理,因此對祝六郎給予了厚望,從其三歲摸骨定前程之時,便打定主意,準備把家傳的寶劍,交到六郎的手裡。
可能是被偏愛的永遠有恃無恐吧,天賦異稟之輩,想法往往都比較跳脫。
就和許不令明明有天縱之才,卻滿腦子都裝的是姑娘一樣。祝六郎從記事起,就幾乎沒有走過『正路』,一套祝家劍學到十二歲依然打的亂七八糟,反而跟著江湖上的遊俠兒,把槍法、刀法學了不少,還大言不慚的說道:
『劍是娘們用的玩意兒,男人就該用刀槍』。
作為當代劍聖,祝稠山聽見這話是什麼反應就不用說了,打又捨不得打,講道理又不是劍聖的風格,最終也只能把這不孝子攆出家門,什麼時候想通了什麼時候回來。
祝六郎可能被慣壞了,當時脾氣也大,還頂撞了劍聖老爹一句:
「你年紀大了,學劍學魔障鑽了牛角尖,跟著你學學不出好本事,等我出了名,你得求著我回來……」
然後就被打了出去。
從那之後,祝六郎便沒有再回過祝家,隱姓埋名,和尋常的江湖遊俠兒一樣,東闖闖西闖闖,然後和大半江湖客一樣,在某年某地,遇見了個心怡的姑娘。
兩個人相依相戀,互定終生,找了個風景最美地方安家落戶。
至於出門時的豪言壯語,早就忘乾淨了。
今天祝稠山五十大壽,祝六郎回來,只是因為娘子有了身孕,覺得這麼大的事兒,總得和爹孃說上一聲。
不過今天莊子裡賓客很多,有不少相熟的同輩子弟。
祝六郎站在桂花樹下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這時候回去和老爹報喜,有點擔心脾氣火爆的老爹,會當眾把他和心上人攆出去,那樣估計又得吵架。
桂花樹下,長得珠圓玉潤的郭山榕,叉著腰眺望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建築群,笑嘻嘻的道:
「六郎,咱們家娃兒長大後,肯定很喜歡這裡。那個白鬍子老爺爺,是不是我公公祝大劍聖?」
郭山榕是江湖上的小俠女,也用劍,明顯對自家的公公很敬仰,嘰嘰喳喳的說著話,眼底卻很拘謹,有點不敢下去。
莊子裡高朋滿座,祝稠山與賓客其樂融融,好像並沒有因為少了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