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分歧,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油條,自然明白所謂的『諸將上書彈劾』,肯定是許不令授意讓寫的,不然軍中將領哪裡敢彈劾主帥。

不過,文武百官對此也沒什麼意見,行軍打仗靠戰績說話,許不令已經證明自己有平叛的能力了,看到人家能力,卻不給人家應得的位置,那不成識人不明瞭嘛?

大司農陸承安,率先上前一步,開口道:

「許不令麾下兵馬稀缺,卻屢建奇功,若是把平叛軍交由他之手,平四王之亂,想來不在話下。關鴻業領兵十餘萬,幾個月來只知道守,未曾攻下一座城池關隘,讓其繼續當主帥,難以服眾……」

太尉關鴻卓,聽見這話自然不滿——他胞弟關鴻業本事肯定有的,只是聖上和朝臣起初的意思都是力保關中不失,拖到北疆戰局有所轉機位置為止;關鴻業也是領命行事,並沒有做錯什麼。

關鴻卓待陸承安說完,搖頭道:

「關鴻業領兵以來,雖無建樹,卻也沒出過紕漏,從武關至南陽的佈防都井井有條;『身在其位不謀其政、排除異己打壓有功之士』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臨陣換帥也是兵家大忌……」

關鴻卓還沒說完,少府李思就火了:

「領兵打仗,無功績就是過錯,若是人人都和你關太尉一般,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大玥軍伍豈不是成了一潭死水?

關鴻業外戰外行,內戰也是外行,反倒是內鬥積極的很;今天上摺子笑話許不令以卵擊石,明天上摺子指責許不令不聽調遣;自領兵以來,他除了上摺子參許不令,還做過何等大事?

如此主帥,還有臉面留在大玥軍伍,本官都覺得臉紅,你還好意思給他說好話……」

少府李思是龐西李氏的掌舵人,官職比關鴻卓低一檔,朝堂上的影響力可比關家一個將門大得多,脾氣也一直比較大,不過平日裡都是陰陽怪氣,這當面開罵還是頭一回。

太尉關鴻中臉色憋的通紅,但少府李思罵的理直氣壯,他根本沒藉口還嘴,只能看向了龍椅上的天子。

宋暨手指輕輕摩挲,沉默片刻後,輕聲道:

「自出兵以來,關鴻業確實反應遲緩,有失職之責;但許不令年紀尚輕,而且行軍過於激進,貿然領十餘萬兵馬也不妥……」

宋暨的意思,明顯是要保關鴻卓,朝臣也都明白意思。

但半年以來,內戰外戰都是噩耗不斷,往日強勢執政的弊端全部顯現,已經讓宋暨的威信大大折扣;好不容易有了點轉機,宋暨還要要阻止,朝臣豈會二話不說就點頭。

少府李思當即上前一步,躬身道:

「聖上!許不令雖用兵激進,但軍卒並未出現大量傷亡,甚至代價極小,便拿回了南陽、襄陽等地。只要給其兵權繼續南下,平四王之亂是遲早的事兒。再者,即便許不令用兵有所閃失,後有襄陽、馬山口、武關道為依仗,關中萬無一失。臣實在不明,讓許不令掛帥平叛,有何不妥?」

宋暨一時啞然。李思這個問題根本回答不了,他總不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問『許不令若是拿了兵權回來打關中咋辦?』,這句話說出去,肅王和許不令恐怕直接就就反了。

宋暨沉默了下,看向了御史大夫崔懷祿。

崔懷祿已經旁觀許久,見宋暨投過來眼神,上前一步輕聲道:

「北疆戰事焦灼,既然許不令如此能徵善戰,不如讓其帶著西涼軍趕赴太原……」

「胡說八道……」

「你這老匹夫……」

崔懷祿話一出口,滿朝文武頓時譁然,少府李思直接爆了粗口。

哪怕是不會打仗的文人,也知道這建議不是一般的蠢。

許不令的平叛軍剛有點建樹,就讓許不令帶著西涼軍千里迢迢跑去打北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暴君獨寵小宮女

楠知北

夫郎家的現代小相公

白雲上

反派夫婦褫奪江山的日常

吾小說

世子很兇

關關公子

病美人師兄有尾巴

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