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斬龍(萬字大更),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昭鴻十二年,六月初八,京師大雨。
西涼軍大將楊尊義,攜帶三萬步卒,冒雨從渭河以北,往千里之遙的秦州艱難行進。
同一時刻,數十輕騎連夜疾馳,在晨鐘響起之時,抵達了崇明門外。
最前方的黑色駿馬之上,身著白袍的男子,手持黑傘,馬後懸著兩顆人頭,緩步進入城門。
長安城大雨傾盆,蒼茫天地間好似只有這一人一馬。
城門處,持著長槍的兵甲,瞧見過來的人影,臉色皆是一變。
往日進出多次,沒人不認識馬上的年輕人是誰。
前些天聖上下旨,讓連戰連勝的肅王世子撤軍,在京中引起了不少非議,此時肅王世子忽然回來,守城兵甲不知目的,但知曉絕非小事。
守城軍卒本來想按規矩攔截查問,可瞧見馬上男子臉色和後面滴血的兩顆人頭,哪裡敢上前半步,都是噤若寒蟬的退到了兩側。城門後有人飛速跑向皇城,通報這個訊息。
大雨傾盆而下,朱雀大街上空無一人,抬眼便能看到視野盡頭的巍峨皇城。
許不令撐著黑傘,在朱雀大街正中緩行,左右兩側樓宇內,文人士子、歌姬酒客,看著戰馬從街上行過,眼神意外,又帶著幾分敬畏。
敬畏發自內心;萬軍之前生擒北齊世子、兩千兵馬破南陽、兩萬兵馬破襄陽。光是這三條事跡,便足以讓許不令,堂堂正正的自稱『大將軍許烈之後』,整個天下何人敢質疑半句?
長安城的百姓知曉,文武百官也知曉,連宋暨也知曉。因此許不令忽然從前線跑回來,街道兩旁的文人士子,雖然有意外,卻半點不奇怪。
在連戰連勝的局面下,忽然被君主強令撤軍,這若是不回來要個說法,許不令能答應,前線將士能答應?
朱雀大街兩側,無數雙眼睛,盯著騎乘駿馬的白袍男子走過,逐漸抵達皇城。
皇城中,殿前廣場大雨淅淅瀝瀝,巍峨大殿莊嚴肅立。
太極殿內,宋暨和往日一樣,坐在龍椅之上,看著下方朝臣。
文武百官分立左右,眼觀鼻、鼻觀心,默然靜立。
太尉關鴻卓,稟報著前線戰事。說完之後,宋暨開口安排,太監下去傳令。
整個朝堂上,只有這兩個人在對話,其他朝臣都不言不語,可能有人想開口說些什麼,但這些天宋暨喜怒無常,所有事都獨斷專行,根本不聽臣子意見,三公九卿漸漸都閉了嘴,沒三公九卿帶頭,後方臣子想說話,在這死寂的氣氛下,又哪裡敢開口。
「報——肅王世子入京覲見!」
關鴻卓正說著話,殿外忽然傳來急聲稟報,群臣側目。
慌慌張張的聲音,讓關鴻卓眉頭緊蹙,可聽清楚後,臉色又是一白。
許不令來的很突然,來之前並未和朝廷通報,連夜從南陽趕了回來。
但太極殿中的滿朝文武,包括龍椅上的宋暨,都沒有什麼意外,反而有幾分『總算來了』的釋然。
前些日子宋暨下旨,讓剛大破襄陽的西涼軍步卒回防西涼,又讓連戰連勝的許不令回後方鎮守南陽,這道幾乎是逼著許家發飆的聖旨,群臣都有意見,卻沒法阻難。
雖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但這般莫名其妙的聖旨,若是臣子一點意見都不能有,那還要文武百官做什麼?天下大事讓君主一個人做決定就是了。
如今見不服氣的許不令回來要說法,群臣皆是冷眼旁觀,想看看龍椅上的天子,如何許不令乃至數萬將士一個解釋。
龍椅之上,宋暨依舊是往日波瀾不驚的模樣,看著殿外的白石御道,淡然開口:
「宣。」
「宣,肅王世子進殿!」
太監洪亮的聲音傳入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