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退朝!,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諾!」
驛使連忙開啟宣紙,掃了眼上面的字跡,便朗聲道:
「嗚呼哀哉!
罪臣近日在秦州練兵,忽得斥候稟報,北齊左親王轄境南側兵力空虛,便與幕僚定下自清水借道功望南關之大計!
甲子不遇之良機,機不可失,用兵未曾請示聖上,還望聖上贖罪。
罪臣攜軍八萬攻望南關,不曾想行軍途中,忽聞逆子欺君犯上,鑄下可誅九族之大錯。
罪臣本該褪去蟒袍金冠,速速趕赴京城受千刀萬剮之刑,但天賜良機在前,原州一破我大玥朝便一統西北,戰機不能耽擱,只能強行軍繼續攻望南關。
如今望南關已破,罪臣已完成父王遺願,無顏苟活於世,即日便撤軍動身前往長安接受責罰。
許家三代忠烈,為宋氏盡忠六十載,不曾想一朝遭歹人陷害,犯下株連九族之大罪。
木已成舟,罪臣只請聖上念及往日舊情,把我祖孫三人合葬一墳,立與千陽關,繼續為大玥捍衛國門!
罪臣許悠,敬上!」
驛使說完後,便看向了滿朝文武。
文武百官和宋暨琢磨了片刻,還沒回過味來,蕭楚楊便急了,抬手怒聲道:
「胡鬧,望南關都打下來了,北齊兵力空虛不去打原州,撤什麼軍,赴什麼死,快快,給肅王傳訊,一定要守住望南關!」
朝臣也反應過來,頓時急了,嘈雜聲四起:
「對啊!啃了六十年,好不容易把望南關破了,都知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時候撤軍作甚,繼續打呀!」
「誰要殺你們祖孫三人,還合葬一墳,話說這麼難聽……」
「聖上都赦免許不令了,都說了遭歹人陷害,咋這麼耿直……」
群臣急吼吼議論片刻,便有把目光望向了上方的大玥天子。
不過這時候,大部分人臣子的臉色都有些古怪和欲言又止。
方才已經猜到宋暨翻手為雲布了個大局,等著肅王一脈往裡跳。
這本來是一記神仙手,既能削藩拿回秦州、渭州,又不至於把肅王逼反,而且還能展示英明之主的氣度,甚至讓肅王感激涕零,可謂是面子裡子都有了。
可現在肅王沒造反,還傻不愣登趁著北齊兵力空虛打望南關,得知兒子殺皇帝都目標堅決,做好滿門抄斬的準備,也要把望南關打下來再說。
啥叫國之棟樑?這就叫國之棟樑!
剛剛宋暨還在說肅王忠義,視其為兄弟,一直很信任肅王。
現在好了,肅王沒有辜負聖上的信任,真忠義了。
帶兵出秦州是不對,可人家借個道而已,為防戰機洩露抓斥候沒有提前請示,這本來就合情合理,而且望南關也打下來了,剛立下不世之功,你因為這點小事把人家藩削了?
這時候削藩,即便肅王答應,西涼二十萬剛立功的將士能答應?
這不是逼著肅王黃袍加身嘛。
瞧瞧肅王信上的壯烈言辭,『逆子罪該萬死』『祖孫三人合葬一墳,立與千陽關,繼續為大玥捍衛國門!』。
現在許不令就是把腦袋放在這裡讓你砍,你砍個試試?
以前許不令弒君,肅王救兒子打長安是造反,師出無名,必然成不了事。
現在許不令是被矇騙,天子親口給他申冤。
肅王借道行軍,忠烈至此又立下大功。
皇帝要是沒半點理由,轉手就把人家兒子砍了,再削藩,你看邊軍將士答應不,天下百姓服不服?
這就天子昏庸無道,師出有名,可以光明正大的上演『肅王伐暨』了。
以許家滿門忠烈的名聲和許烈的餘威,你看能不能成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