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痛心疾首,謀定天下。,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魔亂舞下來,時間已經到了午夜。
皇城中燈火通明,巍峨的太極大殿,重新安靜了下來,恢復了往日上朝時的莊嚴與肅穆,畢竟此時此刻,有了個可以依仗的主心骨。
宋暨坐在龍椅上,掃視神色各異的群臣,最終把目光停留在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劉平陽和韓忠瑜,聲音威嚴而震怒:
「慫恿燕王篡位,誘騙肅王世子弒君,差點把整個天下拖入泥潭,可謂是罪大惡極,當誅九族。來人,把此二賊褪去官袍,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聖上!聖上!聖上息怒!」
太尉劉平陽和韓忠瑜,當即顫抖起來,跪著往前爬去,卻不知該如何給自己辯解。
滿朝文武冷眼旁觀,哪怕是曾經的同僚舊友,此時也是眼中帶著怒意恨意。
踏踏踏——
步履響聲接連不斷,內衛沖了進來,把兩個哀嚎的武官拖了出去,而狼衛和御林軍幾乎同一時刻,衝進了劉、韓兩家的府門。
隨著『篡位』之事平息,宋暨重新坐鎮大局,滿朝文武都暗暗鬆了口氣,此時又想起來已經出秦州朝長安來的肅王。
肅王既然帶重兵出了秦州,那肯定就是造反了,雖然許不令是被誘騙的,但造反旗號打起來,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事情還是非常棘手。
總不能因為是誤會,肅王造反的事兒就算了。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這要還讓肅王坐鎮西涼,皇帝放心朝臣都不放心。
群臣沉默了片刻,御史大夫崔懷祿,上前一步正想開口。蕭楚楊率先站出來,搶了他的話:
「聖上,肅王已經攜大軍出秦州,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還請聖上速速詔六王入京勤王,平息肅王叛亂。」
崔懷祿深深吸了口氣,上前一步:
「臣附議。」
餘下百官自然也是附議,等著皇帝做出批示。
宋暨坐在龍椅上,臉色帶著幾分哀色,沉默片刻後:
「燕王和劉、韓二人,合謀誘騙肅王世子,世子年幼,又身中毒蠱走投無路,雖犯下大錯,但並非出自本意。其在太極宮前捨命為國盡忠,朕也看在眼裡……
……因此,朕不怪許不令,也不該怪他!」
「呼……」
滿朝文武都鬆了口氣,有皇帝這句話,許不令就不用殺了,只要不殺許不令,就有的談。
蕭楚楊再次抬手,朗聲道:「肅王已經帶兵出秦州,即便事出有因,也不可不罰!」
崔懷祿今天被搶了一天的話,眉頭緊蹙,臉色顯然不怎麼好看。
他崔家和宋暨謀劃這麼多年,便是為了今天把劉、韓這些軍閥世家拔掉,給肅王一脈來一刀狠的,順便把蕭、陸等等尾大不掉的門閥給削幾層皮。
按照崔家本來的謀劃,宋暨『身死』後肅王造反,長安能主持大局的只有宋玉,百官都是明眼人,必然不選年幼的皇子而擁立宋玉,到時候自然是蕭楚楊、劉平陽帶頭,他崔家只要力保皇子,等宋暨『復活』,蕭家當場就得玩兒完。
可蕭楚楊今天的表現,先是統帥百官號令六王,寸步不讓要滅許家振國威,而後,又忠烈力保宋暨的皇子,拼著抄家滅族的風險不允許宋玉上位,活脫脫一副託孤之臣的態度。
這些事本該是崔懷祿做的,全被蕭楚楊搶了。
可蕭楚楊本就是當朝宰相,積威深重,有這個魄力和手腕也不奇怪。
崔懷祿猶豫了片刻,也只得點點頭:
「臣附議!」
蕭楚楊在國難之時的表現,天子宋暨自然也在暗處看在眼裡,此時此刻自然欣慰,甚至有點感動。
畢竟宋暨如果今天真死了,沒有蕭楚楊和崔懷祿力保皇子,宋玉必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