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劍佩相鳴屠大龍,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原本是震動朝野大事兒,可此時朝野已經被震的發蒙,根本不敢去關心兩個將門世家的死活。都是目不轉睛的望著西北,生怕郭忠顯一觸即潰,肅王的王旗忽然就出現在了長安城外。
連宋暨也是天天坐在太極殿中等待著肅王的回信,雖然料定肅王有退路不會同歸於盡,但沒收到確切訊息前,還是有點惶惶不安。
便是在這種所有人坐立不安的氣氛中,城外的避暑山莊發生了一件事兒。
在避暑山莊靜養的太后,得知宋玉和宋暨兄弟相殘的事情後,悲哀憤慨,覺得沒有教育好子嗣,愧對於先帝,留下絕筆後,直接就在避暑山莊自盡,一把火把避暑山莊都給燒了。
這本來也該是一件大事兒,可遇上這個緊要關頭,朝臣和宋暨甚至沒時間去緬懷,只是安排太監和蕭家的人去處理。
至於太后突然自盡,其實仔細想也算合理。帝王家兄弟相殘是遺臭萬年的醜聞,太后作為二人嫡母,本就有管教無方的責任,在宮中受盡孤寂之苦多年,為此想不通自盡謝罪也算貞烈。
太后年紀不大本就沒啥存在感,此時帶來的影響還沒劉、韓被抄家帶來的影響大,第二天基本上就被遺忘了,所有人都在等著西北傳回來的戰報。
只可惜斥候冒死穿過千陽關得到的訊息,都是肅王在朝千陽關行軍,速度不快不慢,沿途砍伐樹木搭建攻城器械,明顯是準備攻城。
而因為西北第一雄關千陽關在肅王手上的緣故,朝廷非常的被動,出關直接平叛攻不破千陽關,總不能讓肅王自己把千陽關開啟,讓郭忠顯帶著大軍去阻擊肅王。
而即便攻破了千陽關,平原上也打不過以騎兵聞名天下的許家軍,出去是作死,只能在鎮虎關瘋狂挖壕溝修碉堡檢漏,等著肅王過來攻城。
一天、兩天、三天!
終於,在太極宮政變發生的第三天後,一匹飛馬直接穿過了宮門,手上舉著紙筒,背後插著黃旗,直接跑向太極殿。
宋暨從龍椅上站起身來,雙拳緊握。
已經三天三夜沒閤眼的文武百官,頓時躁動起來,看向了跑過來傳訊的役使。等著那倒關乎大玥國運的戰報。
此時此刻,能從西北傳回來了訊息,只有三個可能。
一是肅王許悠接受了處罰,退兵割讓秦、渭二州之地,解決了朝廷六十年來的心腹大患。
百官自然都盼著這個好訊息,把肅王徹底趕到大西北的不毛之地,以後就不用擔心肅王造反了。這也是最可能的訊息。
二是肅王許悠不接受處罰,攻破了鎮虎關繼續朝長安而來。
這就是個噩耗了,三天破鎮虎關的話,後面必然不戰自潰。蜀王、楚王還沒趕到,恐怕真的要準備死守長安等救援了,這還得六王不靈機一動隔岸觀火才有可能守下來。
最後一個可能,就是老將郭忠顯大顯神威,帶兵滅了西涼軍,把肅王許悠斬於馬下。
這個可能和沒有一樣,文武百官寧可相信郭忠顯投誠,都不會相信郭忠顯把肅王砍了。要是許家這麼好滅,天子也不用大費周章佈局多年來對付。
踏踏踏——
很快,報信的驛使飛奔跑上了御道,衝進了太極宮。
群臣連忙上前,急聲催促:
「戰況如何了?」
「許家是反是降?」
「鎮虎關可守住了?」
……
七嘴八舌,嘈嘈雜雜,喧譁聲淹沒了太極殿。
驛使高舉著紙筒,衝到金殿中單膝跪地,在滿朝文武的急切目光中,朗聲道:
「涇源大捷!涇源大捷!涇源大捷!……」
群臣:(?_??)
宋暨:(?_??)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