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世子很兇,關關公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距離長安最近的魏王和楚王路上就先打起來了。
還有可能六王都不動,等著肅王把長安破了,把先帝這一脈殺乾淨,然後六龍奪嫡。
為了爭奪龍椅,出現什麼匪夷所思的情況都理所當然。
天下大亂和皇位比起來不值一提,反正打來打去皇位也是宋家的,沒有君主詔令,六王憑什麼聽你們這一幫子外姓朝臣的調動?
察覺到這個情況,滿朝文武頓時焦急起來,肅王反不反先不管了,訊息傳出之前,先把六路宋氏親王穩住再說。
只要長安城有天子,六路藩王就不敢名正言順的過來搶,不然得位不正坐不住。
反一個肅王,總比六路親王一起反要好。
一時間,太極殿中安靜下來,百官左右四顧,目光漸漸鎖定在站在宮殿角落,臉色帶著哀意,淚流滿面的燕王宋玉。
要選君主肯定得姓宋,因為宋暨沒有立下皇儲,長安城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就幾個庶出的皇子和燕王宋玉。
崔皇后英年早逝,沒有留下皇子,幾位小皇子的母妃,都是出身小世家或者官宦之家。
按理宗族禮法,沒有嫡長子就立長子,但宋暨的長子也才六歲,穿上龍袍也拿不住事兒,也沒有母親那邊的外戚依仗,上了位也沒用呀。
而宋玉則不同,宋玉是先帝的嫡次子,和宋暨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當年都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現在自然也有。
論文韜武略,宋玉一直才氣過人,不爭不躁,常年在國子監教書。
論為人自不用說,『當代真君子』無人不知。
哪怕是手腕比宋暨差些,也比六歲的小娃娃強。
百官思索了一圈兒,此時在長安城,又能站出來主持大局的皇位繼承人,好像只有宋玉。
不過這話顯然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因為擁立弟弟當皇帝而不是皇子,總的來說還是有點不合適,若是誰說出來最後被否決,小皇子繼位長大後,是個什麼下場都清楚。
於是乎滿朝文武,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大殿角落,等著宋玉自己站出來。
只是宋玉看起來並沒有爭皇位的心思,只是面帶哀色,不停掉眼淚,看來被親兄弟的死傷的不輕,還沒緩過來。
不少朝臣嘆了口氣,又把目光投向了在場官職最高能拿主意的人。
按理說這時候,沒有皇后,皇帝的嫡母蕭太后該出來做主,開口請宋玉繼位,宋玉婉拒幾次,然後無奈登上皇位。
可蕭太后前些天跑到避暑山莊去了,可能還沒收到訊息,而且蕭太后是蕭楚楊的妹妹,讓太后拿主意,不就是讓蕭楚楊拿主意。
於是乎,滿朝文武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三公之上,等著這三人的答覆。
朝堂的最前方,太尉劉平陽默不作聲,沒有第一個開口,因為現在的人選只有宋玉,局勢走到這裡,不需要刻意操盤了。
稍微沉默片刻後,御史大夫崔懷祿嘆了口氣,上前準備說話。
而就在此時,百官之首,當朝宰相蕭楚楊就站了出來,沉聲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按照禮法,當接皇長子宋玲入宮繼位,諸位,可有異議?」
???
滿朝文武都是有些莫名其妙——形勢都這麼明朗了,你蕭家擁立小皇子,這不得罪宋玉嘛?
宋玉滿是哀色的臉微微一沉,眼神瞬間暴怒,又連忙遮掩了下去。
劉平陽有些急了,連忙想上前插話,御史大夫崔懷祿也開口道:
「我附議。」
朝堂上頓時掀起了些許嘈雜聲,有些弄不明白情況。
明明此時立宋玉最合情合理,為什麼要立個屁事兒不懂的小皇子?想要控制年幼君主左右朝堂,也得挑個太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