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與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遠水難解近渴,重生之傲仕三國,島與海,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前一支隊伍,乃是由大將甘寧所率,手下部曲千餘,人數雖然不多,但皆是訓練有素之兵;而後續趕來的三百甲士,則是裝備精良,武力充沛,同樣視死如歸,個個都是將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的主兒。

如此人數,雖說相較於渝水西岸的吳班軍而言,呈現出較大劣勢,但兩軍彼此交手、卻是互有勝負,整體傷亡而言,反而是吳班軍數量更大。

後方自南鄭飛馬趕來洞悉前線戰況的典韋,這時也已及至了陽平關隘之前。

只是如今,面對沿渝水上游、順江而下的泠苞先頭部曲,他卻不得不暫避封面,喬裝成一名農夫,棄馬嘗試過關而去。

“眼下,作為益州北面門戶、三關之首陽平關,其前線已為西川軍所阻,現在若要嘗試突破,需得分兵擊之,否則倘以漢中如今軍備之空虛,一旦讓對方斥候探得虛實,恐鳳雛先生便有危險、俺們軍隊的後續補給路線,也要為敵軍攔腰切斷了。”

典韋此刻身著粗布麻衣,頭髮略顯髒亂,身形混跡於出關西去的一眾商旅隊伍之中,充當著臨時被招募來的一名家丁打手。

他目光微抬,眺向前方峽谷密林掩映之下,若隱若現的陽平關隘,不由得如是在心中,思忖呢喃道。

但此刻典韋孤身一人前往,心中無甚計較,他一時也難再無功折返。

眼下要做的,便是繼續遵照臨行之前,龐統所言,儘快趕赴陽安關前線,傳遞訊息,整軍待援。

葭萌關隘之前,兩山阻隔之間,此地是渝水和白龍江的交匯處,有著一方平灘曠地,可供呂布先鋒大軍安營駐紮。

軍營中央一處將帥大帳內,此刻諸位文武皆是盡數集結於此。

眾人圍站於身前的一方沙盤地形圖壘外側,目光皆是俯視開去,查探著眼下的戰況和局勢。

當先正方之人,自然便是此次的統軍將領,溫侯呂布。

在其身側,諸葛亮持羽扇站立。往下兩側,則依次是馬超、龐德、宋意、嚴政等將,以及行軍司馬許子將、軍師主簿馬良等人。

“上將軍,如今泠苞、鄧賢二人,已是盡出武都之兵,親率四千軍馬、趕赴陽平關,直撲漢中而去。既是如此的話,其後方定然空虛。”

“我意,可讓孟起將軍飛鷹書信一封,傳予其父馬騰將軍知曉,令其與韓遂合兵一處,調集天水、廣魏二郡之羌兵,翻越祁山、南下建威,直搗其下辯老巢!”

帳內眾人安靜之餘,下方許子將見此刻氣氛略微沉悶,又無人發聲言語,他便當即有所思般,率先朝前方呂布作揖,朗聲開口建議道。

“此法未必不可行。只是由此北去隴右之地,迢迢千里、重山阻隔,倘或待二位將軍整軍南襲,不消半月光景難至武都。就怕是遠水難解近渴。”

在許子將身側,此刻馬良亦跟著開口答覆,對於許子將的大膽建議,直接點出了其中問題道。

“可如今,我徵西大軍多散於各處郡城,主力又需得鎮守關中,防止北面羌胡趁亂入侵。這樣一來的話,三軍幾乎難以調動集結。我軍若要正面與西川之敵相抗,便沒有多少勝算了。”

許子將見馬良給予道破,當即復又回懟道。

“好了,二位先生勿要於此刻爭執。眼下北關局勢尚不明朗,而前方曹軍之動向,我等又亦未可知,當下最為重要的,是避實擊虛,如同軍師所言一般,尋合適戰機,借蜀中山川地利之勢,分兵疲擾敵軍。”

呂布見狀,當即抬手止下了身前許子將和馬良的繼續爭執。

他如此言語落下,便又偏頭仍是看向了一側的馬超和龐德,略作遲疑片刻後,凝神問道:“孟起,你父如今在涼州的軍備如何,局勢又怎樣?”

馬超聞言,言語略作踟躕,但最後還是如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