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節,咬定卿卿不放鬆,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也絕不過分, 根本不是在長安享受慣安逸計程車兵能夠比擬的。

很快,騎兵們順利抽身而退,風似的往西跟上了元家兄妹,另餘百人接應陸時卿。

元賜嫻沒有坐馬車,前邊是元鈺開道,她和揀枝、拾翠則處在殿後位置,策馬護衛前邊的婦孺老小,注意後方動靜。所以騎兵隊跟上來時,她第一時刻便發現了。

她不敢停,繼續揚鞭,等當先一名副將追平了她,才得以問上一句:“城外留人了嗎?”

“縣主切莫擔心,百餘弟兄等著接應陸侍郎,再有六殿下刻意放水,必然萬無一失!”

她點點頭,知道眼下不是計較兒女情長的時候,滿心都在前路,繼續問:“咱們落腳何處?”

元賜嫻知道陸時卿的故里是洛陽,但延興門外的漉橋才是通往東都的必經之路,這道金光門向西,與它背道而馳。而很顯然的是,如今的大周不可能容得下他們。因為陸時卿暫時沒法直接殺了徽寧帝:一則,他得依靠劫持老皇帝全身而退,二則,他不能在鄭濯帶兵追擊時下刀子,如此,輕則令他好不容易收買的人心白費,重則叫人心生疑慮,懷疑這場宮變是他倆的合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她想,陸時卿選擇西面撤離,是為了暫時離開這片王土。

副將聞言忙答:“陸侍郎交代,他已安排好前路,請縣主往西取道吐蕃,轉而北上入回鶻。”

元賜嫻未有意外,飛快下令道:“好。你帶幾個人去前頭照應我阿兄,再喊上兩隊弟兄,一左一右護持好前邊兩輛馬車,我和餘下的將士們殿後。”

“是!”

自正午時分馳出金光門起到夜裡一更天,元賜嫻不曾停過一晌。

宣氏與陸霜妤及一名乳孃抱著倆孩子坐了馬車,稍微舒坦一些,餓了困了都在裡頭解決。她則是早些年跟隨父親從過軍的,還不至於被這點奔波累倒,只是身邊下屬都勸她歇歇,她眼見天色已晚,四下並無敵情,便聽話地去馬車裡頭儲存體力。

這時候不逞英雄。她還想活著見到陸時卿呢。

如此歇歇停停,風餐露宿一連七日,一行人順利接近了回鶻邊境。而這七日裡,眾人不曾碰上一支追兵,也並未得到任何有關陸時卿的訊息。

宣氏被護持得好,身體沒遭多大罪,就是心裡頭不安,日日問好幾回兒子的情況。

元賜嫻也不知道陸時卿具體是怎麼個情形。她這邊有兩輛馬車,很拖速度,倘使他想追,不出一個時辰就該能趕上。但既然七天了都沒有,便說明他在出城後繞了彎子,意圖替他們引開朝廷的兵馬。畢竟照老皇帝心性,不可能只派了鄭濯出城,逮捕令一下,四面警戒,大周各州各縣都將出動,陸時卿的周遭處處都是殺招。

然而能夠慰藉的是,阿爹阿孃應該與他會合了,加之裝模作樣追敵的鄭濯必然會在關鍵時刻插幾腳,反助他們順利脫險,元賜嫻並不擔心。

再過三日,臨入回鶻的這天夜裡,她在馬車裡頭歇息時,收到了第一封關於朝廷的信報。她早先想,沒有訊息就是最好的訊息,眼下得了信報反有幾分緊張,攤開一瞧,上頭說,昨日夜裡,鄭濯帶兵殲滅了一支百人騎兵隊,但並未捉拿到欽犯。

元賜嫻細細品琢了一下這封信報,面生淡笑。

這支騎兵隊不是大周人士。

鄭濯和陸時卿雖演了場宮變,卻一直竭力將傷損降到最低,便是當日紫宸殿前一場看似兇險蠻橫的殺戮,也是以極快的速度了結,且多數人只是受了點傷罷了。

她確信,鄭濯哪怕再力求逼真,也不會一氣殲滅一支隊伍。

唯一的可能是,有第三方加入了對陸時卿的追殺,而鄭濯將計就計,乾脆把這些人“當成”滇南的私軍殺了個乾淨。如此,既好向朝廷交差,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門悍妻腰身軟,悶騷夫君淪陷了

程小淮

靜靜的頓河

[蘇聯]肖洛霍夫

諸天倒爺從這裡開始

司徒老愣

末世之回家路

Roxy

假少爺讓殘疾大佬懷崽了

甜到萌芽

抵擋不住偏執男主的攻勢

紙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