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酒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節,三國小術士,水冷酒家,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魯跟主公素無交情,只怕不肯歸降。”諸葛亮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妨一試!”劉備打定了主意,命黃權前往巴中,名義上是接張魯來西川避難,實際上就是想要招降他。
張魯在巴中的日子並不好過,天天擔憂曹操前來攻城,聞聽黃權前來,立刻設宴迎接,倒是真動了投奔劉備的心思。
黃權一進屋,就擺出了救苦救難的架勢,盡說劉備治理西川的種種功績,以及其人多麼高尚偉大,最後表示,歡迎張魯率軍前往西川,以解當下之危。
劉備的意思,張魯明白了,笑呵呵的並未表態,隨後找來謀士們商議。
楊松當然表示贊同,他心中想的很簡單,一旦張魯離開,漢中就盡歸曹操所得,自己的大功就算是徹底立下了,管他張魯是死是活,還是追隨何人。
令楊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閻圃卻極力反對,還沒開口,便眼含淚水的噗通跪下,砰砰磕了好幾個響頭,直到磕出血來。
張魯於心不忍,連忙起身,親自將他扶起來,握著他的手,感嘆道:“閻公為何行如此大禮,難不成你我君臣之間,已然不能真誠相對?”
“閻圃萬死不敢有此心。”
“如此閻公便放心講來。”
閻圃擦擦眼淚,一副傷心欲絕的模樣,“劉備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前有劉表劉璋之鑑,終必成國家之叛賊。漢中若是失守,西川岌岌可危,劉備豈能不察?此番名為避難,實為招降,他日必定棄主公如草芥!”
張魯面色凝重的點點頭:“閆公言之有理。”
閻圃再次深深作揖,鼓足勇氣,大聲說道:“主公,請恕屬下多言,公治理漢中多年,終究還是漢臣,名節不可失啊!”
張魯沒有說話,但是臉色很不好看,張衛見狀,氣哼哼的說道:“閻圃,你此為何意?莫非讓兄長投奔曹賊乎?”
“曹軍氣勢洶洶,假以時日,巴中不保也!”閻圃說道。
“為何早不言降?”楊松也插嘴質問。
“此一時彼一時也,若不能堅守,為求自保,寧可降曹,也絕不可投劉!”閻圃堅定的說道。
張魯沉默了半晌,看著閻圃眼巴眼望的看著自己,嘆了口氣,說道:“閻公此言甚善,我本漢臣,欲報效國家而無門,匡扶漢室卻無能,今日豈肯跟賊寇同流?”
閻圃的話讓張魯打定了主意,不肯投靠劉備,黃權無功而返,回到成都。黃權當然不會說張魯的好話,說什麼張魯不識時務,早有降曹之心。
第769章 老弱婦孺
劉備非常生氣,覺得張魯這個人不識抬舉,根本不值得可憐,既然不是朋友那便是敵人。法正提出了先下手為強的原則,劉備點頭答應,立刻傳令給駐守葭萌關的孟達,擇期起兵,攻打巴中。
諸葛亮並沒有參加會議,事後才聞聽了這個訊息,非常震驚,連忙找到劉備,勸說他收回命令,再作打算。劉備卻不以為然,如今自己這身份也金貴了,還不能說是金口玉言吧,那也得說話算話,不能言而無信。
諸葛亮苦勸未果,只得怏怏退出來,撫胸感嘆道:“主公糊塗,此舉定將張魯推給了曹操。”
就在孟達還不曾接到劉備命令的時候,曹操已經率領大軍,兵臨巴中城。張魯雖然有意投降,卻還是抱著再進行最後一戰的心態,實在打不過,再投降不遲。
檢視了巴中城的大致情況後,王寶玉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在城中全體百姓的努力下,如今巴中城的護城河已經寬達幾十米,河水深不可測,加高的城牆也有幾十米高,想要強行攻城,難度可想而知。
曹操先試探的派出了楊修,進城去勸服張魯。張魯很客氣的接待了楊修,他的態度非常簡單,如果曹操能攻下巴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