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酒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節,三國小術士,水冷酒家,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王寶玉為什麼非得要回彝陵呢?難道在他看來,劉大耳和碧眼孫都比自己強嗎?王寶玉可是聰明人,就算是找合作伙伴,也得找老曹我這樣的吧?
寶玉啊寶玉,你這次真的傷著我老曹的心了。曹操哀嘆不已,起兵去打王寶玉,這是他最不願意面對的,一起生活了這麼久,往昔點點滴滴,歷歷在目,他怎麼忍心跟王寶玉在戰場之上相見?
思來想去,曹操還是覺得應該安撫王寶玉,即便不能成為朋友,也絕不能成為敵人。
至於派何人去安撫王寶玉,曹操想了很久,最終還是選定了楊修,畢竟平日裡看他跟王寶玉的關係還不錯,更何況楊修還是王寶玉貼身丫頭的師父。
就在曹操想要傳喚楊修之時,楊修卻慌張的跑了進來,驚道:“魏王,滿朝文武皆議論紛紛,說不該封王寶玉為漢興王,應該立刻起兵剿滅。”
曹操一拍腦門,懊悔不已,這訊息到底還是傳出去了,他只能硬著頭皮道:“且莫管這些,你可立刻起身去彝陵,念在你我與寶玉的情分上,將聖旨收回。”
第891章 世子曹丕
收回聖旨?楊修知道自己碰到了一個棘手的差事,為難的問道:“如若寶玉不允,又當如何?”
“到那時再起兵不遲。”曹操道。
楊修立刻起身前往彝陵,還給王寶玉帶去了一樣東西作為見面禮,正是張仲景寫下的那部《傷寒雜病論》。
在宮中埋頭看病寫書的醫聖張仲景,並不知道王寶玉北上的訊息,但卻記得答應王寶玉的事兒,《傷寒雜病論》寫成之後,他就找來一名小宦官,讓他將這部書送到彝陵府。
小宦官來到彝陵府,早就空無一人,卻恰好遇到了經過的楊修。楊修就自作主張的將這本書收了下來,答應可以轉交給王寶玉。
楊修走後,曹操將文武百官召集起來,重點談了關於王寶玉的事情。他首先強調,封王寶玉為漢興王的事情,是聖上的主意,並不是他所願意的,大傢伙都知道,王寶玉是皇上的親親大外甥,說到底是人家一家人的事,在這一點上,曹操自然是撒了謊。
隨後,曹操又強調,王寶玉擁有的不過彝陵一地而已,成不了氣候,大夥不用太過擔憂。
大家怎能不擔憂,七嘴八舌的吵嚷個不停,王的封號豈能隨便有,即便是王寶玉姓王也不行,肯定是貽害無窮。
也有膽大的人提出質疑,即便這封王的主意不是魏王出的,那你當初也該攔著點,說的再直白點,皇上是王寶玉的親舅舅不假,他還是你的親女婿呢。
曹操訕笑兩下,解釋道,當初覺得王寶玉執意北上,此人也並無野心,無非是個虛名而已,如今看來,確實是自己疏忽了。
大家又開始吵吵了,光檢討沒用,還得有實際行動。
最後,曹操只能無奈的表示,他已經派人去了彝陵,爭取將王寶玉的封號給撤了,如果王寶玉不答應,再去打他也不遲。
眾人還是覺得曹操顧念舊情,不肯與王寶玉為敵,而就在此時,一個訊息傳來,不服輸的孫權,再度起兵合淝。
王寶玉暫時沒有任何動靜,當然要先面對孫權的挑釁。曹操藉此將話題岔開來,立刻吩咐讓三子曹植帶隊,文聘、徐晃作為先鋒,起兵十萬,支援合淝。
孫權起兵很是時候,正好將王寶玉的事情給遮掩了過去,曹操鬆了一口氣,只要楊修能收回聖旨,他絕不想跟王寶玉開戰。
曹操之所以安排曹植帶兵,自然是沒想放棄這個兒子,希望他能一改往日之陋習,建功立業。
年歲大了,又封了王,曹操越發的覺得應該儘早選定繼位之人。王寶玉不在,忠厚的曹彰基本不在選擇的範圍內,最為寵愛的曹衝又遠在世外桃源,淡出人們的視線,其他的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