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酒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9節,三國小術士,水冷酒家,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時而冷臉相對,時而笑容滿面,搞得陌千尋也沒轍。
關羽沒忘給王寶玉去了一封信,說明他希望陌千尋暫時留下,王寶玉又能說什麼,關羽可是結義二哥,只能答應了下來,一旦曹操對此不滿,也可以說是陌千尋自己的主意。
關羽雖霸道,但陌千尋是龐統重生,性情雖變,傲氣是無法輕易改變的,難免言行於表。關羽只裝作是看不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陌千尋無奈之下,跟關羽約定,只幫著出兩個主意,然後就離開。
關羽哈哈大笑,點頭答應。
水軍趕到後,關羽率軍渡過漢江,向著樊城圍攏過去,陌千尋忍不住提醒關羽,于禁、龐德曹軍皆一流大將,決不可輕敵。
關羽對此不以為然,當他驅兵來到距樊城三十里的時候,前方傳來訊息,于禁、龐德盡起七路大軍,在樊城五里外紮下營寨,做出正面一決勝負的強硬態度。
關羽有些心驚,忙問陌千尋該如何處置,陌千尋想了想說道:“龐德曾在馬超帳下效力,其兄長又在蜀中做官,不如招降為上。”
“我素聞龐德性情剛毅,昔日馬超降順主公,龐德寧肯寄居人下,鬱郁不得志,也不輕言降。如今又受曹操重用,豈能投降?”關羽皺眉道。
“即便不降,也可令其跟于禁生出罅隙,分化二人之力。”陌千尋道。
關羽聽了陌千尋的意見,派人前往對方大營,給龐德送去了一封信。大意就是,你的兄長在蜀中,曾經的生死兄弟馬超也在這邊,親不親一家人,何苦為曹操效力,兄弟聚首言歡,豈不快哉?
龐德勃然大怒,立刻揮刀將信使給殺了,接著就想燒燬書信以表忠心。
既然是忠心於魏王,何必急著燒信呢?于禁心生疑惑,上前一步攔住,看過信後,更覺心驚。於是和龐德進行了一番長談,希望他為大局著想,辭去先鋒一職。
儘管于禁口氣十分委婉,龐德仍滿心不悅,爭辯道:“於將軍何故多疑?龐德自漢中投降主公,深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相報。我在故鄉之時,與兄長不睦,嫂嫂惡毒,被龐德殺之,兄長亦恨我入骨。明著說是兄弟,實則與仇人無異!”
“你與馬超之情匪淺也!”于禁直言道。
“我當年受馬超恩惠,誓死追隨,這點不假。可如今各為其主,早已恩斷義絕,漢中他棄我投劉,何曾記得我臥病在床多日?若論起交情,倒是張魯待我尚可,保得我性命得存。我與那馬超早便老死不相往來,若非如此,主公豈會派我前來!”
龐德說得情真意切,句句在理,于禁與龐德交往時間也不短,算是對此人比較瞭解。但行軍打仗,容不得閃失,還是懷著擔憂,唯恐龐德念著舊情,不肯出力。
因為龐德態度堅決,于禁做出了退步,雖然沒有免去他先鋒一職,但表情中還是寫滿了不信任,更是派了親信密切關注龐德的一舉一動。
龐德對此當然心知肚明,懊惱不已,但他本人自覺胸襟坦蕩,不久便可以用行動來證明一切。
聞聽龐德殺了信使,關羽勃然大怒,立刻率軍氣勢洶洶的趕了過來。龐德為了表示忠心無二,第二天升帳議事之時,居然抬出了一口通紅的棺材,格外刺眼。
“龐先鋒,你此舉為何意?”于禁大驚,其餘將士也紛紛駭然。
“吾受魏王大恩,誓死相報。今去與關羽決戰,我若不能殺敵,便被他所殺,故備下此棺,以示絕不空回。”龐德擲地有聲。
眾人紛紛感嘆龐德的忠心,于禁感慨之餘,面露不悅之色,他現在不是懷疑龐德,而是覺得抬一口棺材上陣,實在是不吉利。
龐德又將懷中一封信遞到于禁手中,拱手正色道:“我今為先鋒,當戰死沙場。煩請將軍告知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