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酒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8節,三國小術士,水冷酒家,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出祁山的計劃,諸葛亮考慮已久,也跟馬謖反覆商討過幾次,魏延冷不丁跳出來反對,這讓諸葛亮心情也不太痛快。
“文長將軍儘管直言,有何不妥?”諸葛亮耐著性子問道。
“末將認為,此乃捨近求遠之舉,大軍不如從駱谷出發,衝破子午谷,直取長安,後攻陷洛陽,一舉可定北方。”魏延拱手道,這些日子,他可是沒少研究作戰地圖,大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魏將軍,你這是欺司馬懿不懂兵書乎?”長史楊儀冷聲道。
魏延一聽就惱了,高聲道:“你方是不懂兵書之輩,休要在此亂講。”
第1742章 兵出祁山
“魏延,丞相妙計,從無差池,不自量力,難道丞相反不如你?”楊儀也生氣了,直呼其名道。
“魏延自不敢與丞相比肩,但口述心想,也不失忠臣本色。”魏延堅持說道。
“大言不慚,頂撞丞相,賣弄才學,分明是不臣之心!”
“楊儀,在你看來,言聽計從,毫無主見才是良臣?”
“那你人前顯露,又敢說不是為了名譽?”
“小人之心!”
“你也並非君子!”
“休要爭執!”諸葛亮冷臉呵斥了一聲,爭吵的面紅耳赤的二人連忙閉了嘴,互相瞪了一眼。
諸葛亮思忖了片刻,緩緩開口道:“文長將軍之計,亦不無道理。”
聽到了諸葛亮的誇讚,魏延頓時激動的淚光盈盈,斜眼看了一眼楊儀,楊儀則是心有不甘,微微搖頭。在魏延看來,丞相到底是丞相,心胸開闊,大肚能容,不像楊儀這種阿諛之徒,只知敷衍趨勢。
“我軍來到漢中,已有半載,遲遲按兵不動,不瞞各位,只因一直未有破敵之良策。我本思量,兵進宛城,直取洛陽,動搖曹魏根本,無奈司馬懿狡詐,先行一步,孟達遇害,計策落空。”
諸葛亮面帶傷感,想起當初就感到深深的遺憾,若是孟達稍作收斂,便不會是今日困頓局面。然而說到底也怪諸葛亮自己,心思太細,以至於給孟達去了第二封信,其上還寫明事成之後的賞賜,結果導致孟達得意忘形,失言敗露,最後落得慘死下場,還打亂了整盤計劃,好不懊惱。
“孟達做事不慎,難成大器,怪不得丞相。”參軍馬謖道。
“文長將軍所言出子午谷,直取長安之策,我思量多次,總覺不妥。其因由有二。一則司馬懿就在長安,此人深知謀略,子午谷地勢險要,必有重兵把守。二則即便攻破子午谷,奪取長安也是不易,若西涼兵馬及時趕來,我軍必將腹背受敵,恐無功而返。”諸葛亮耐心的解釋道。
“文長短見,請丞相責罰。”魏延聽懂了,恭敬的說道。
“將軍並無過錯,何來責罰?”諸葛亮擺手道,“廣納忠言,任用賢臣,乃國之根本,軍中亦是如此。文長將軍直言直語,樸實無華,正該嘉獎。”
“魏延誓言追隨丞相,肝腦塗地,再所無悔。”魏延徹底被感動了,連連叩首。
“將軍請起。”諸葛亮抬了抬手,接著又說出了自己此次出征的計劃,“兵出祁山,看似捨近求遠,卻是長久之大計。一則涼州通往洛陽之路,寬闊平坦,利於行軍,可長驅直入;二則北部的涼中平原,產糧豐盛,若可佔據,與漢中互為呼應,則曹魏西部盡失,再難抗衡。”
眾人齊聲高呼丞相英明,諸葛亮接著部署了行軍的具體安排,馬岱、吳班引三萬兵馬,兵出斜谷;吳懿、張翼率軍兩萬,兵出子午谷,皆鼓譟其軍,吸引魏兵防禦便可。
諸葛亮又命魏延為先鋒,張苞、關平為副將,王平、關索、廖化等大將跟隨,起兵二十萬,出征隴西。
一個個年輕將領們都領了任務,趙雲一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