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酒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節,三國小術士,水冷酒家,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名小輩,安敢如此辱罵於我!”馬超勃然大怒,催馬上前,銀槍一抖,直奔張任的前胸。
張任全然不懼,揮刀迎上了馬超的銀槍,響聲震耳,火花四射。馬超收回銀槍,縱身而起,銀槍化作漫天光點,再次向著張任包裹而去。
張任怎麼可能是馬超的對手,也根本分不清虛實,但是,他非但沒有躲閃,卻拿出了拼死的姿態,大刀高高舉起,直劈馬超。
馬超暗自心驚,剛想收回銀槍,卻聽見背後弓聲響起,老將嚴顏奪過一名士兵的強弩,衝著張任射了一箭。
張任猝不及防,被一箭射穿了前胸,口中一口鮮血噴出,大刀噹啷一聲落在地上,瞬間死在了當場。
令眾人都無比駭然的是,死去的張任並沒有落馬,依然坐在馬上,雙腿緊緊夾住馬肚子,那支援刀的手,還在指向前方,帶著無窮的不甘。
馬超不滿的看了眼嚴顏,像張任這種水平和自己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生擒或者殺死掌控自如,用得著你多此一舉嗎?
“嚴顏,誰讓你放箭的?”諸葛亮也是臉色一冷,厲聲問道。
“軍師,嚴顏此舉只為念在昔日之情,成全張任的忠義。”嚴顏單膝跪倒,眼中已經出現了淚光。
諸葛亮本想讓馬超生擒張任,勸這忠義之士追隨劉備,卻未料到嚴顏竟然將張任給殺了,心裡便有些惱。最後,他還是沒有處罰嚴顏,吩咐厚葬張任,為其樹碑。
主將被殺,四面被圍,張任率領的大軍立刻倒戈投降。諸葛亮吩咐大軍連夜襲擊雒城,聞聽張任被殺,劉璋的兒子劉循立刻出城逃回成都。守城的卓膺、張翼二將並沒做抵抗,大開城門,投降了劉備大軍。
諸葛亮留下張飛守城,繼續率領眾人去打綿竹,此時,劉備的大軍總數已經超過二十萬,氣勢洶洶,勢不可擋。綿竹的費觀和李嚴,見前方雒城已經失守,又聞聽張任已死,繼續對抗根本不能取勝,二人很識趣的開城投降。
勸降成功跟主動輕易投降,完全是兩個概念,諸葛亮向來對於後者並不看好。而劉備卻十分高興,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尤其是欣賞文武雙全的李嚴,隨即將李嚴封為綿竹太守,以彰顯對其信任。
諸葛亮沒來及阻擋,事後還是找到劉備說道:“主公,李嚴乃新降之將,不可重用。”
“李嚴歸降,免去多少生靈塗炭,功莫大焉。軍師可是擔心李嚴並非是誠心來降?”劉備道。
“非也。我聞聽其人擔任縣令期間,造大屋私用,孤傲自重,下方多有怨言。”諸葛亮擔憂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軍師多多教導便可。”劉備打定了主意,沒聽諸葛亮的話。
“主公……”
“我已當眾承諾,若矢口否認,豈不是失信於眾?我知軍師謹慎,也請軍師為我考慮。”劉備說話倒也實在,諸葛亮只得閉上嘴巴。
後來,李嚴常常給劉備送來一些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深得劉備的好感,漸漸成為了不遜諸葛亮的重要人物。
雒城、綿竹都已經拿下,大軍一路奔向成都。馬超主動請命作為先鋒,劉備欣然答應,半個月後,馬超兵臨成都城下。
整個西川已然全境失守,劉璋心中淒涼,彷彿感覺末日到來一般,悔之晚矣,惶惶不可終日。
先鋒將軍,正是威名遠揚的馬超。不少人聽到了這個名字,便發了怵,都起了投降的心思。
劉璋頭上纏著一根布條,面色慘白,好像重病般有氣無力的說道:“不想劉備大軍有如神助,接連攻破我之城池。哎,我誤信劉備,引狼入室,連年征戰,生靈塗炭,皆是我一人之罪,身後可用烏絹蓋面,無顏見列祖列宗。”
劉璋說完眼淚便掉了下來,下面更是哭聲一片,勸慰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