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堂堂正正
瑾以念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堂堂正正,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瑾以念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人左右,頗有識人之能,劉璋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折服了鄭度。
只聽劉璋又道:“你這計策有傷天和,南鄭乃益州治下,城中百姓乃我治下之民,以水淹自己治下之民,豈不是陷我於不義,無論你如何狡辯,這二十大板是少不了的。”
鄭度聽著這話,服氣了,咬著牙說道:“在下任憑將軍發落。”
說完一副慷慨就義的表情。
就鄭度這小胳膊小腿的,劉璋也捨不得打他,叫來外面計程車兵後,當著他倆的面說道:“去傳我的口信給巴西太守趙韙,鄭度所獻計策欲陷本將於不義,但念其是有才之人,本將留其在帳下戴罪立功。”
鄭度剛才以為這倆人是拉他出去打板子的,已經有所準備,免不了受這皮肉之苦。
結果劉璋只是讓他們去傳口信,饒是以鄭度的城府,此時心中都難免生出感激之情。
鄭度感激之餘看向面帶笑意的劉璋,腦中更是一震,頭顱放低了一些,對劉璋生出敬畏之情。
看到鄭度的動作和神情,劉璋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跟鄭度說道:“你也去給趙韙寫封書信言明來龍去脈即可。”
“喏!”
鄭度跟劉璋行了一禮,出了劉璋的大帳,越走越發覺得劉璋高深莫測,越發的期待自己能在其手下做事。
鄭度離開後,劉璋也在反思,鄭度分析的很對,劉璋幾場仗打下來,雖然都是大獲全勝,那是對手沒有什麼厲害的人,而且確實沒有堂堂正正的打過一場攻堅戰。
鄭度發現了劉璋這一問題,為什麼劉璋這幾次都是用的奇謀,就是因為對手是黃巾,如果對手是諸葛亮、曹操的話,劉璋可不敢出這樣的奇謀。
劉璋覺得對方識破不了自己的奇謀,這才放心大膽的用,可是萬一能,在陽平關的時候,如果有人識破了他的計策,用兵埋伏起來,那時又該如何。
鄭度的話給劉璋敲響了警鐘,所以這次南鄭的戰鬥要堂堂正正的打,不能給將士們養成用兵喜用奇險的壞習慣。
奇謀妙計終究只能勝一時,堂皇之道可勝於無窮。
既然要堂堂正正的攻城,那就要做足準備,打有準備的仗,劉璋特意把攻城器械改進了一下。
攻城器械有很多種,衝車、雲梯、井欄、投石機等工具,都有不同的作用。
首先是雲梯的改進,雲梯底架用木作床,下面曾設有六輪,梯身以固定角度定在底盤之上,並在主梯之外增加了一具可以活動的副梯,頂端裝有一對軲轆,攻城時,雲梯可以沿城牆自由的移動,不再需要人扛著跑。
為了增加防禦力,又將雲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遮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層,這樣裡面推車的人員在在棚內推車接近城牆時,可以有效抵禦城牆上面守軍的弓箭、滾木等守城器械。
充分保障了推梯士兵的安全,減少被城牆上射出的箭矢傷到的可能,雲梯推到城牆下方的時候,有了一道外殼的緩衝,也能對滾木和巨石有較好的防護作用,雲梯裝上軲轆後更加方便靈活。
改進後,雲梯可稱之為攻城利器,就是建造稍稍麻煩了一些,需要好多零件組合在一起,好在工藝不是太複雜,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木材。
劉璋找來張任,給了他一副圖,同時給他下達了命令:“你帶著士兵就地伐木取材,將木頭打磨成圖中模樣,再進行組裝加固。”
“諾。”
張任領命後離開了,過了五天,張任按照劉璋的圖紙製造出各種零件,組裝成一輛又一輛嶄新的雲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