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家養小首輔,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嘆世事無常之餘,同時對徐縣令也是敬意油然而生。
其實很多老百姓來圍觀這一場官司,除了是對那哄抬菜價的奸商憤恨,更多就是想來看看縣太爺是如何處置的。
要知道官字兩個口,誰人不喜財。
在老百姓們心裡,富戶人家犯了王法,都會安然無事,因為有錢可以收買。歷來官商勾結,都是老百姓嘴上不說,但心裡最是篤信的想法。
此時看來,這徐縣令是個好官啊。
老百姓都愛好官,因為好官會替百姓做主。
一時間,公堂外的月臺上陣陣誇讚聲不絕於耳,都是誇徐縣令乃是徐青天,有他當父母官,乃是百姓之福。
在一片讚揚聲中,徐縣令不由自主挺起胸膛,撫了撫鬍子。
他抬手按了按,公堂又恢復了一片安靜無聲。他這才出言警醒勸導那幾個村民,告訴他們做人要以誠信為本,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方是做人的根本。
還打了比方,若是這次不是他們貪財毀諾,又何至於鬧出這場風波。幾個村民俱是羞愧不已,紛紛對徐縣令認錯,說是下次再也不敢犯了。
同時,徐縣令又誇讚了招兒容忍大度,因為感同身受,所以寧願自己賠得血本無歸,也不忍告這些村民,還是官府的人找上門才願意上堂。
也教育她以後若真是碰見有人違犯了大昌律法,不該容忍體諒,須知容忍便是縱惡,而是該請父母官做主。畢竟父母官本就是該為民請願,保一方太平的。
那幾個村民對招兒如何愧疚且不提,外面百姓又是一陣誇讚聲,想必經過這一次,徐縣令是個好官清官的事情,會傳遍整個夏縣。
*
當然,招兒陪著演了場戲,也不是沒有回報的。
這邊下了堂,那邊就有人領著她去了縣衙的戶房。
戶房乃是縣衙六房之一,掌管全縣民政、田土、徵稅納糧、災荒賑濟等事宜。
這土地之事,便是戶房管轄範圍之內,舉凡縣裡有土地售賣易名等,均是他們管轄。
衙役領著招兒來戶房,是徐縣令安排的。
徐縣令還送了招兒一份大禮,那就是夏縣下七個鄉,在每個鄉招兒可擇一塊兒地。這地自然不能是田地,當然也不會是山地之類不能種作物的地方。不過是荒地一塊兒,以極為低廉的價錢出售給她。至於剩下的事,那就需要招兒自己去辦了。
這可真是大禮了,要知曉每個鄉的地都是有數的,一般在村莊附近的,都是預設為當地村莊的地。村民可以出錢買下,但非本村人不售。
招兒之前也在各處買了幾塊兒地,但大多都是出高價買的良田。各地村子都比較排外,不是當地村民,要想買地是難之又難。
至於關於和薛庭儴所提及之事,徐縣令這邊卻並沒有提過。
不過沒有提,但也沒有拒,算是預設了吧。
因為這事,招兒再度忙了起來。不光是她,薛青槐等人也一併出動,之前遣散的那些幫工也一一招了回來,沒幾日生意就再度步入正軌。
不過這次招兒可放聰明瞭,不光和村民們重新擬了契,還和各處長久合作的商家也定了契書。
招兒做這菜的生意也有一年多了,每個時節是什麼菜價,心中都有數。她特意將這些都列了出來,就照著這個菜價來,上下浮動也定了一個標準,甚至擬定了若是違約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這對村民們來說是樂意之至,而商家之前吃了虧,也是巴不得如此。
一時間,三方前嫌盡釋。
不過現在有了自己的地,招兒可不像之前那樣來者不拒,都是挑揀著那些種菜種的好數量又多的村民定契。
有一些村民沒定上契,都是悔之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