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家養小首輔,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楊氏卻保養的極好,面似圓盤,面板白皙,隻眼角有幾道細細的紋路。她穿一身半新不舊的石青色妝花緞褙子,烏黑油亮的頭髮在腦後挽了個髻,其上插了根鎏金的簪子,耳朵上戴著一對老銀耳環。稱不上是蔥尖兒,但也白皙柔膩的手,戴了個金戒指。
這身打扮和氣度說是地主家的奶奶也不為過,甚至連趙氏也不如她多矣。
薛老爺子一雙老眼,在楊氏身上來回打了幾個轉,看得她有些站立難安。
正想說什麼,就聽公公突然道:“老大媳婦,你嫁進咱家多少年了?”
楊氏一怔,答:“十七年了,兒媳是十七那年嫁入薛家的。”
“那我和你娘待你如何?”
楊氏心裡咯噔一聲:“爹孃待兒媳如同親閨女。”
薛老爺子點點頭,吸了口旱菸,淡青色的煙又開始繚繞在他的老臉上,讓人看不分明他臉上的表情。
“你是咱們家大媳婦,你娘素來也疼你。你和老大的心,跟你娘和我的心都是一樣的,巴不得俊才能成才。”
楊氏心裡一鬆,忍不住笑道:“俊才讀書可認真了,連我爹都說他是難得一見的好苗子,考個秀才不在話下。”
提起最得意的薛俊才,連薛老爺子也忍不住露出一個笑容。
見公公面色軟和了些,楊氏趁勢道:“只是爹您也知道,真正到了要下場的時候,可不是在家裡抱著死讀書就行。想當初俊才他爹不也是聽了我爹的話,去那清河學館裡讀了兩年,結識了一些同窗,又在先生面前掛了號,後藉著機會在縣太爺面前留了些印象,之後的縣試果然給過了。縣試的名次只要不差,府試不說十拿九穩,也有一半的把握。只是到了院試就要靠大運氣,俊才他爹就是運氣不佳,才會屢試不中。”
這才是楊氏在薛家受老兩口看重的真正原因,不光是因為她爹是個童生,還因為她爹當年對薛青山有指點之恩。
而楊氏的說法看似荒誕無稽,可事實還真是如此。縣府兩試沒有院試把控嚴格,尤其是縣試,乃是本縣縣太爺主持。
縣試一共考五場,主要還是看第一場的成績。而這一場要考八股文兩篇,試帖詩一首,只要不是錯字連篇,文理通暢,俱都能過,至於取不取就是博眼緣了。
與自己根本不熟知的人相比,縣太爺還是願意取有些眼熟的人。
而去好的學館唸書,就是提供了一個在縣太爺面前冒頭的機會。大昌歷來重視選納人才,本縣能出多少秀才,乃至舉子進士,這都算是政績。再昏庸無能的縣官,這種過場也是要走的。
且能進一家好學館,增加的不止是人脈,還有眼界。
例如縣試考的不外乎四書五經及聖諭廣訓,如何行文,有什麼忌諱不能犯,這些都需要人指點。哪怕你文章寫得再是妙絕,若是犯了廟諱、御名、聖諱等忌諱,也是不取的。
而鄉下這種地方,許多私塾都是一些老童生為了混口飯吃而開設,自己還一門心思的想考個秀才改變際遇,又怎麼可能事無鉅細地去教塾中學童。
薛青山自己就是如此,才會卯足了勁兒想把薛俊才送去清河學館。
楊氏這是以為公公想與她說送薛俊才去學館的事,才會如此這般說。殊不知她的言辭確實戳中了薛老爺子的心事,可薛老爺子本意並不是想跟她說這些。
薛老爺子深深地吸了口旱菸,才道:“你說的這些老大都跟我說過,這件事容後再說。你是俊才的親孃,為兒子打算沒有錯,但你要知道咱家並不只有大房一家人。”
公公的口氣有些意味深長,楊氏怔了一下,強笑道:“爹,兒媳當然知道薛家不光咱一房,不過您放心,若是俊才他爹和俊才出息了,定不會忘了孝順您和孃的。”見公公面色晦暗,她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