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回 逞雄辯楊善說也先 脫厄難英宗還京城(之三),禦寇群英錄,原野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人聞言臉色大變。楊善看在眼中﹐卻道︰“可惜呀﹐如今這些都無用矣。”

胡人慌問其故﹐楊善從容地道︰“今和議若成﹐歡好如兄弟﹐這些戰備又怎麼用得上呢?”

胡人喏喏連聲。楊善教從人拿出帶來的金帛禮品送與胡人﹐胡人大喜﹐辭了楊善﹐便向也先稟告﹐將楊善所說﹐備細詳說一番。

次日楊善拜謁也先﹐也先問道︰“使者官居何職?”

楊善道︰“授都御史。”

也先道︰“楊大人此次為使﹐大明皇帝有何諭旨?”

楊善詰問道︰“太上皇帝朝﹐太師遣貢使必三千人﹐每年兩次﹐金幣滿載而歸﹐為何背盟而攻?”

也先道︰“此乃不假﹐但為何要削我馬價﹐賞賜的綢帛多剪斷﹐又減少我的賞賜﹐還扣留我派去的使臣﹐對此﹐楊大人作何解釋?”

楊善道︰“並非削減馬價﹐太師所輸馬匹每年都大幅增長﹐價格難以維持﹐而我大明朝廷又不忍拒絕﹐因此而略略損減其價。太師自度﹐馬匹所售比前哪個多些?”

也先心知楊善所說為實﹐只得“嗯”了一聲。

楊善續道︰“至於綢帛布匹剪裂之事﹐都是回回人所為﹐他們將一匹綢帛剪成兩段﹐不信﹐你差人去搜﹐整匹好的綢帛﹐必定在他們的行李之中。”

也先道︰“原來是這些奴僕使的手段。”

楊善徐徐地道︰“太師適才所說扣減賞賜之事﹐也是有的。太師每遣使者多達三﹑四千人﹐或有人虛報人數﹐意欲多得賞賜。朝廷因此核實人數﹐按實際人數給予賞賜﹐所減者﹐乃是虛報之數也。有其人者﹐自然不減。此外﹐因人數眾多﹐良莠不齊﹐或有人作奸犯科﹐觸犯大明律例﹐歸到瓦剌﹐又恐獲罪﹐因此而畏罪潛逃﹐或逃往他處﹐或途中遇虎狼之害﹐也未可知。這些人﹐我大明留之何用?因此﹐太師適才所責大明釦留使臣之說﹐實非實情也。”

也先被楊善一番說話說得心服口服﹐連聲道︰“對﹐對﹐楊大人所說皆是實情。今事已過矣﹐都是小人之讒言。”

楊善觀言察色﹐見也先言語緩和﹐便道︰“太師身為大將軍﹐聽信小人讒言﹐貿然攻我﹐屠戮數十萬之眾﹐而太師部曲死傷亦不下數十萬。上天有好生之德﹐數十萬慘死之靈日夜呼號﹐上天豈有不聞?太師好殺﹐故上天屢降雷電以警示。如今﹐太師若禮送上皇歸國﹐兩邦和好如故﹐中國金幣不日便可送至﹐兩國俱樂﹐不亦美乎?”

也先道︰“對﹐對。只是敕書上何以無奉迎上皇之語?”

楊善眼珠一轉﹐計上心來﹐道︰“敕書不載奉迎之語﹐是欲玉成太師美名也﹐讓太師自行送歸。如若敕書上書奉迎之語﹐便是太師迫於大明朝廷之命﹐非太師誠心送歸也。”

也先大喜﹐問道︰“上皇歸國﹐復為天子乎?”

楊善道︰“天位已定﹐難再反覆。”

也先問道︰“中國古時堯禪於舜的故事是怎樣的?”

楊善道︰“昔堯禪舜﹐今兄讓弟﹐其道理乃相同也。”

一旁的平章昂克忽然插話道︰“楊大人﹐貴國既然來迎接皇帝回國﹐怎麼不帶備珍寶來答謝我國?”

楊善望了昂克一眼﹐笑道︰“若攜帶珍寶,後人將嘲太師圖利。如今則不然﹐我不帶珍寶而迎歸皇帝,才見太師之仁義﹐後世必稱道為好男子﹑偉丈夫﹐名垂史冊﹐頌揚萬世!”

也先被楊善說得心中暢快之極﹐笑道︰“好!後日便設宴﹐為上皇餞行。”

楊善取出帶來的禮物﹐贈與也先﹐也先大喜。

次日﹐也先謁見英宗﹐申達慰問之意﹐並告知大明遣使臣迎接回都之事。英宗喜極而泣﹐方信原野草之言。

八月癸酉﹐也先設宴為英宗餞行﹐令伯顏帖木兒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禦寇群英錄

原野草

臨仙賦

胖胖的醜小豬

天魔帝君

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