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九章 防塵,重生之鋼鐵大亨,更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算這些企業敞開口子往地表、往大氣排汙,也不會造成特別嚴重的影響。
霞浦縣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新浦鋼廠、電廠都是重工企業,就這兩家企業,就使得霞浦的年燃煤量提高了十四五倍。
霞浦縣以及東華市裡,很多人都沒有這方面的自覺,不過長期在國內工業體系內工作的人,還是有清醒認識的。
大多數的國資企業,雖然經濟效益談不上多好,但在治汙、控汙以及安全衛生方面還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體系;不過後期經營局面艱難,有些國企在相關方面的工作就馬虎起來。
沈淮當然知道,國內要發展大規模的工業體系,絕對無汙染是沒有辦法做到的,要達到歐美國家的控汙水平也很難困難,要稍稍放寬尺度。
不過,再怎麼放寬也是有限度的——要是在防塵、降塵等工作上一開始不能建立一個相對嚴格的標準,將來霞浦縣的煤炭年中轉量提高三五千萬噸規模,沈淮當然能夠想象,到那裡粉塵汙染失控的局面會有多嚴重。
“國內官員在控汙方面,倒真很少有你這般清醒的認識。”趙治民感慨道,他加入梅鋼有段時間了,但他之前跟國內外很多地方、企業接觸,還是知道國內在控汙方面的意識有多薄弱。
沈淮笑了笑,在很多人的看來,或許以為他將梅溪、新浦乃至整個東華都當成往上爬的臺階,當成跟強者對抗的依仗,而他心裡始終清醒的知道,這是他要為之建設、呵護的家園。
沈淮看了看手錶,時間真不經耗,天色又是將晚,除了儲煤場在防塵投資上跟淮煤的分歧外,現在更叫他頭痛,無疑還是陪選人的問題。
這大概也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吧。
照道理來說,徐福林給開除公職之後,不存在繼續挑釁這邊的可能,但又保不定藏身背後的徐福林的背後,還有人在搗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