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流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報應不爽,迷茫大明,塞外流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嘉靖態度堅決,李時也不敢再多言,揚名在這敏感時期上這道奏疏,背後是否有人指使,他也不敢確定,他擔心的是楊名經不住東廠的嚴刑拷打慘死獄中,那必然又會掀起軒然大波,不過,眼下嘉靖這態度,顯然不適宜進言,只的稍後再尋找機會勸諫。
翻開嘉靖遞來的摺子,一看是應天府府丞胡萬里的,他不由有些奇怪,胡萬里的摺子為何會繞過內閣直接遞到了嘉靖手中?草草一看,他便驚出了一身冷汗,胡萬里竟然上疏提出三權分立,公然支援武勳、宦官,這是失心瘋了?
他趕緊將摺子合上雙手呈上,道:“微臣懇祈皇上為國惜才,將此摺子留中不發。”
嘉靖暗道,朕將這摺子明發天下才是為國惜才,他也不接摺子,瞥了李時一眼才沉聲問道:“宗易反對三權分立?”
聽的這話,李時心裡不由一沉,這是大是大非的立場問題,他可不敢迎合嘉靖,微微沉吟,他便躬身道:“大明以孝治天下,太祖高皇帝立有祖訓,勳臣不的干政,更在宮中立有鐵牌,內侍干政者,殺無赦。此議有悖太祖祖訓,微臣不敢苟同,皇上即便下旨,微臣亦只能封還。”
見李時少有的強硬,開口便抬出祖制,嘉靖不由微微一哂,道:“勳臣議政,內侍干政,早有先例,無須拿祖訓說事,太祖之建內閣,不過是用於諮備而已。豈有今日之權勢?”
聽的這話,李時不由一窒。內閣之設,亦始於太祖,卻毫無權柄可言,嘉靖以此回擊,他一時間真是無話可說,嘉靖瞥了他一眼,接著道:“三權分立,早已有之。不過是被破壞殆盡而已,足見並不完善,事關重大,朕自會謹慎處之,這道奏疏,著邸報刊載,明發天下。令朝野公議。”
這道奏疏明發天下,武勳、宦官必然是歡欣鼓舞,文官必然是群起而攻之,文武之爭勢必越演越烈,朝局可能混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李時不由大為著急。稍一沉吟,他便躬身道:“皇上,如今邊境不寧,地方不靖,國庫空虛。穩定才是大局,這道奏疏實不宜在此時明發天下。微臣懇祈皇上慎慮。”
嘉靖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汪鋐,這汪鋐帶過兵,任過兵部尚書,且久在地方任職,文武沉吟,他才道:“汪鋐也看看這份奏疏。”
汪鋐一直在暗自揣摩這是誰上的奏疏,三權分立又是怎麼回事,為何李時的反應如此大,態度如此強硬,連封駁的話都說出來了,聽的這話,他忙從李時手中接過摺子,一看竟然是胡萬里寫的,他不由心裡一沉,細細看完,他同樣是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這胡萬里的膽子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大,他這是想做什麼?轉移朝中百官的視線?這樣的門生可真是難得,與那個揚名相比,真是雲泥之別。
微微沉吟,他才開口道:“皇上才盡數召回各地鎮守中官,此舉,朝野上下皆是交口稱頌,乍然丟擲這三權分立,勢必朝野譁然。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整飭武備,提高武人地位,微臣亦頗為贊同,然太平百餘年,勳臣子弟耽於安樂,早已不敷重用,微臣竊以為,應從軍中大力擢拔才幹出眾者。”
他這是換了個角度反對,摒棄武勳,另培植軍事勢力,到頭來還不仍然是為文官做嫁衣?嘉靖心裡不由冷笑,關係到文官的切身利益,這些個臣子算盤打的倒是一個比一個精,與他們比起來,胡萬里一心為國,還真是難能可貴。
微微沉吟,他才淡淡的道:“勳臣有功於社稷,乃朝廷之基石,豈能輕言摒棄?此事不可妄言。”微微一頓,他才接著道:“胡萬里說的不錯,缺乏監督乃是吏治敗壞的根源,地方官員不可一日缺乏監督,如今各地鎮守中官已盡數撤回,地方文武缺乏必要的監督,朕對此甚為堪憂,此事不宜再拖。”
見嘉靖鐵了心要將這道奏疏明發天下,李時、汪鋐心裡皆是一沉,略微沉吟,李時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