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先知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章 武魁之選,飄遊傘,艾先知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文國狀元之選法定下來就只是一個,這可是事先定好了的。”武源之附和著。
“不過玉侯剛才說的也有道理,屠公子和張公子可都有抗擊武國侵略的能力吧?
如今如果真要自相殘殺,唯一高興看到死傷的就只能是武國人和文國的一些漢奸狗子們了!”莫明秋說完這話,身後鴉雀無聲,沒有一個再敢說話。
“文國以前有個將軍很有名氣,叫定遠將軍,大家想必都知道吧?後來卻戰死殺場,為什麼呢?”莫明秋問道。
“定遠將軍中了武國人的奸計,被十倍以上的武軍圍困在獅子嶺,後來以寡敵眾,雖然衝殺出來,但途中身中數箭,回到文國後傷勢過重而亡。”漢玉侯見莫明秋此時走入正軌,於是配合說道。
“被圍可以堅守,等待援兵嘛!為何沒有人去救援?武太師你可知道是什麼原因嗎?”莫明秋突然對武源之問道。
眾目睽睽之下,武源之感覺到後悔了。
莫明秋非常順利的把科舉考核的殿試場景轉換到當初戰役的問責上來,這責問的還是十來年前的事,而當時東北方向的防禦正是由他負責,所以根本不容他不做回答。
“這是十五年前的事了,當時確是老夫大意了,讓定遠將軍身陷重圍,我得到訊息馬上派兵援救。
但武人早有防範,守住重要關隘,一時間難以施援,等大隊人馬趕到,已然晚了!”武源之說完嘆了口氣。
“太傅大人,那您說武軍為何要用如此眾多兵力圍殺定遠將軍呢?”莫明秋瞪眼問起林文遠。
林文遠本不想回答莫明秋的提問,但莫明秋點名問他讓他不能不回答,而且還得十分莊重的回答:
“老將軍身經百戰,曾為文國立下汗馬功勞,有老將軍在,武國就不敢犯我邊土。”
“原來如此,那大家試想一下,如果當年文國有兩個定遠將軍會怎樣呢?還能有二十倍的兵力來分別圍殺兩位老將軍嗎?
或者他們只能各分出五倍的兵力來?那樣老將軍是否就能很輕鬆的衝殺出來了呢?”莫明秋還是瞪著林文遠,讓他只能低著頭不敢再說話了!
“自然是能衝殺出來的,而且殺它個三進三出,不,可以殺它個十進十出。”文國大臣中有愛國情調的人士高呼起來。
如此場面開始失控起來,眾人激昂高亢,山崩海嘯一般,房舍都給震翻了天。
莫明秋製造出來的動靜,林文遠和武源之本不想參與,但在所有人眼裡如果另類的話,感覺就會怪異,一個民族信仰很重要,即使是盲目的,也具有凝聚力。
漢玉侯驚呆了,莫明秋的一個比方,瞬間讓情形扭轉,場中所有大臣萬眾歸一了!
好容易大家安靜下來,林文遠捋了捋自己的思路,決定這個狀元人選愛咋地咋地,自己再不參與了。
武源之卻還想爭取一下,再最後一波高呼聲過後,他轉身對文王行禮並說道:
“適才莫大使言之有理,他最初曾說過得分出個一二來,想必心裡已有合適計劃,陛下我們不妨聽他說來?”
武源之此一番話又將愛國主義拉回到現實裡來。文王讓各位大臣都回到了座位上,並安排屠錦陽和張龍暫時下場休息,場中此時空留下莫明秋一人。
“莫大使,可有良策嗎?或者此次武狀元就定成兩人了?”文王感激莫明秋調動起所有大臣的同仇敵愾的凝聚力,想給莫明秋一個臺階下。
“規矩既然是先定出來的,那就不能後來去更改了!其實武比不是分了三種不同方式嗎?難不成也是這麼的接近。”莫明秋指的是筆試和佈陣的韜略。
武源之馬上說道:“我同幾位主考大人認真研討過,他倆確實各有所長,能力不相上下。”
“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