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色戒法修習,老僧修個佛,不以道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池看過發現自己之前對於戒律的看法實在是太過狹窄了,其實戒律的修習比起其他神咒,曼陀羅都來得嚴苛!

金池所帶來的十部律法戒經乃是波羅提木叉,木叉之意不是觀世音菩薩身邊的護法木叉的意思而是解脫之意,能證聖智,能捨去一切都惡行,能獲得無上的解脫之意!

波羅提之意思乃是戒本之本,解脫煩惱的必由之路,《五分律》卷十八載:“波羅提木叉者,以此戒防護諸根,增長善法,於諸善法最為初門故,名為波羅提木叉。複次數此戒法、分別名句,總名為波羅提木叉。”

律儀有三種,即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別解脫律義最為困難嚴苛,乃是發大願來防止惡業纏身,誓願力的功德十分大,乃是佛果之顯化,成就因位之時的功德力!像這種戒律,乃是大妾,如果沒有大毅力、大神通、大智慧者,不敢擅自修煉,譬如那陰山當中的地藏王菩薩曾許下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又像觀世音菩薩曾許下過十二大願,誓要聽遍世間一切疾苦煩惱!如此這般,乃成大智慧法身。

第二個的戒律則是靜慮律儀,乃是色界之戒,色乃是六根當中的首位,分為色、身、香、味、觸,法!修行此等戒律,乃是除六根,得大清淨、大自在、大無畏之法門。此色也並不是男女之色,乃是無表色,由身內地水火風之四大而生者,故名為色!而無表色又有善惡之分,善的無表色可以招樂果,防止惡業!惡的無表色乃是自找苦難!即因修習禪定,發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之定時,內心自然生出能防非止惡之戒體。

第三種戒律則就是無漏律儀,又名道共戒!此戒律無需法力與禪定,不過需要大智慧斬卻所有惡業,才可以證得無上菩提正果。

總而言之,修行戒法便是摒除惡念,但是,自古以來,卻也不會有人如同是聖人一般徹底摒除惡念,即使是諸佛菩薩也不外如是。

修行戒法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金石如今道行不深,自然不會選擇大節,而是從小戒法開始練!

色法乃是質礙之義,修習正色法者。依是眾生依報。即山河大地屋宇之類也。正是正報。即眾生五陰之身也。

所有眾生都是五陰之身,所謂五陰乃是道教說法,既是佛教當中所講的五蘊,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五蘊對應身體,又分別是眼、耳、口、鼻、舌之匯聚!

只見金池冥想當中,忽然整個眼前有青、黃、赤、白四道光芒混合在一起,不停旋轉呈現出方圓的形狀,此刻的金池,似乎置身在宇宙中央。

那些圖桉都十分玄妙神奇,宛若日月星辰,一時間又如同是天花亂墜一般,密密麻麻,看得金池目不暇接,之後,只見那幾個圓盤與方盤不斷旋轉變化,交替錯落出現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煙、塵、霧、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種不同的變化顏色形態。

時而云霧,時而白煙,時而大日,時而明月。總而言之,那些圖桉不停變化,在佛教當中名喚作曼陀羅,乃是冥想之時,色戒所形成之圖桉,虛空當中,無數形象圖桉都出現在金池的眼前。

戒是色法所受之戒,若是想要修成此第一步色戒,必須調息寧神,一切妄為眼前法,皆為虛法!此時的一切變化都可以稱作是極略色與二極迥色,這兩種色都是日常當中所見一切,包括粗長、長短與五顏六色等!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馬上的只接那一切的圖桉,又不停旋轉,繪製到一處光點之中。旋即下來,至此再沒有這五顏六色炫目之圖桉,全然變成一副黑洞洞的世界虛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真不是王爺

來鳳山下賣撒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