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秀才,老僧修個佛,不以道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現不過就是因為長期身體虛空,又沒有得到氣血補養。被外邪侵入體內所感的風寒罷了。
於是乎,從懷中掏了兩粒還陽補血丹出來,吩咐那孩子將此兩枚丹藥,用溫水攪和開之後,喂他母親服下。
那孩子聽了,忙接過兩枚丹藥,前往廚灶裡頭弄了些熱水,將兩味丹藥放入,沒會兒就在那水裡溶解,而後又按照金池所言,喂他母親喝下幾口,那丹乃是金池平日裡來給觀音禪院的武僧服用補氣血的,可以壯筋骨,這婦人此時身體虛空,此丹藥效果最好!
果然,那婦人喝下丹藥之後,臉色多了兩抹紅暈。對著金池道謝道:“多謝高僧神藥,不知作價幾何,我先去取來。”
“夫人不必多禮,我出家人,慈悲為懷,無需那黃白之物!只需供上兩頓齋飯,就可以了!”
那婦人聽到之後,臉色上出現一抹動容,而後又忙命旁邊的孩子去灶上取了兩個窩頭過來給金池!金池已經辟穀,自然是不需要這窩頭果腹。
但是,他卻依舊將那兩個窩頭給吃了下去,佛門講究的是廣積善緣,他救治那位婦人,而那婦人又施捨窩頭給他,這就是善緣。如同我佛如來前世釋迦摩尼時,法力無邊,但卻依舊堅持每日親自前去化緣,這不但是給自己積累福德,更是給施齋者廣種福田。
當金池吃下那窩頭,既是因緣產生之時。正如《贊僧功德經》中佛陀說:“諸法因緣生,安住希求意念中,為彼悉作何祈願,即得如是之成果。”
金池吃罷了窩頭,又問那婦人道:“敢問這家中可有男子主事,為何這臘月寒冬還要讓孩童出去買藥?”
一說不要緊,此話一出。只見那婦人的眼淚似斷了線的珍珠一般滾落下來,金池急忙問道:“可是,老僧,我說錯什麼話,惹得夫人如此不快?”
婦人聽了,忙用袖子擦了眼淚,嘆息道:“高僧不知這孩子的父親在幾日前投河自盡了!”
聽到這裡,金池心中一動,忙問道:“可是那蒙了冤的秀才嗎?我剛入城中,也曾聽人說過此時。真是可憐可嘆啊。”
婦人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正是那冤家,他本來在家中苦讀多年,準備一舉奪魁,沒想到。反而誤了自己性命,只可憐將我孤兒寡母留在家中受著苦楚白眼!”
金池聽到這裡,便覺此事好辦,一面又向這婦人告辭離去!那婦人見外頭冰天雪地,本欲攔住留飯,不過金池雙腿便是插上翅膀一般,片刻間便已不見蹤影,回到了土地廟中。
又念安土地真言,喚出土地問道:“敢問土地,不知那秀才如今魂魄可去投了胎?”
土地聞言說道:“還不曾哩!因為那秀才有些文氣,文昌帝君可憐他多年苦讀,一身的才華顯現不出,於是乎便派人送了個帖子,現在地府做了個輔官小吏!”
金池聽到這裡便點頭,若是如此便好辦了,自己等會兒元神出竅,前去地府找他寫一個撤退的狀紙,到時候平息玉皇之怒,此地百姓還有一線生機!
於是乎,他也不耽擱起來,只見腳下一跺,前往幽冥地府。不過他並沒有先直接前往鬼門關,而是調轉方向去了地藏王菩薩的陰山。他可知道自己身上沒有官職,若是擅闖幽冥地府,可是要被判罪的,地藏王乃是玉皇親自冊封的幽冥教主,地府當中除了陰間十王以外,還有豐都大帝與太乙救苦天尊,后土娘娘等大神,總之,利益關係錯雜,若是擅闖,定然沒有好果子吃,還是要先去往地藏王那裡報備才行。
片刻之後,那金池便已飛到陰山腳下。沒想到地藏王菩薩坐下諦聽早已經在那裡等候金池,見金池前來,於是上前口吐人言說道:“菩薩已知你前來所為何事,特命我在此處接你上去。”
金池聞言對他謝過,然後那諦聽上前馱著金池飛越陰山上的刀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