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煉製丹丸,老僧修個佛,不以道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那金池便偷偷摸摸的換來了兩個小沙彌,將那神仙應方方和那神仙充腹丸,通通都寫在了紙條之上,他也不怕那二小沙彌知道,只因為那東西去是常見,況且又混在一起,即使被人問起,也不知道是用來幹什麼的。
他對著那兩個小沙彌說道:“祖師爺爺我吩咐你二人去拿鎮下給我買這些東西來,切記是要頂好的,莫要找那些次品來冒充,價錢不論!還有那些茯苓等物件,最好是要經了年歲的,上了百年,那是自然極好的!”
那兩個小沙彌接過了金池長老所寫的紙條,細細看去,說道:“祖師放心,這些東西山下藥鋪都有,還有那些核桃,每年的時候有胡商經過此處,都是有的賣的。只是若要找一些上了年頭的茯苓,這些東西怕是藥鋪裡頭不好找,我二人下山細細盤問,自然能找到些頂好的來給祖師您。”
金池長老聽罷,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又想到自己買了這些東西來,卻沒有個物件可以煉製那丹藥,於是乎一張紙條又加上:黃銅爐子一個,雄黃水、石水、戎鹽、滷鹽、石、牡蠣、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而後才上完畢,這些東西都是製作丹丸所需要的六一泥的關鍵材料也在那本書冊子上面寫著。
那兩個小沙彌看到祖師後來寫的這些東西,心中奇怪,只因這些東西既不能吃,素日以來也無甚用處,但是既然住持吩咐也只能應聲照辦,索性也不麻煩去往那鎮子裡頭稍一詢問,自然也是有的賣的!金池又掏出兩個金錠子遞給二沙彌,讓他們切記要買好的,莫要以次充優!錢若是不夠,且再來找他要上。
那兩個小沙彌笑嘻嘻領過金錠子下山而去,直到六天後才回到觀音禪院,那金池長老見狀忙問道:“事情可曾辦妥了?”那二僧聞言便回答道:“祖師吩咐,弟子二人下山不拘價錢尋了最好的!那銅爐子已經搬到祖師方丈了,剩下的東西差不多都在,祖師且和我們去看看吧!”
金池自無不可,隨著二僧前往方丈,只見一個高度到膝蓋的銅爐放在中央,他過去拿手敲了敲一陣清脆回聲!金池滿意地點了點頭,而後又依次開啟了那些裝著原材料的袋子,裡頭果真是核桃殼薄白淨,出仁率高,果身乾燥,桃仁片張大,色澤白淨!甘草根莖粗壯,赤皮粉莖!
那兩個小沙彌見祖師滿意的笑容有爭搶上前開啟一個包布,只見裡頭栲栳般大小,一個茯苓表皮白皙細膩,還有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那小沙彌忙道:“祖師爺爺造化!這白茯苓乃是一個山中老農偶然間砍柴時挖出的,剛送到藥鋪裡頭就被俺兄弟二人攔了下來!年份少說也有百年!”
金池長老聽後心中大喜,這茯苓乃是仙人糧食,《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自己的兩位丸藥都是需要這茯苓為主,故此得了這積年的茯苓自然是極好的!
於是,金池便著手準備先試煉著一爐丹藥看看,只見他也不屏退兩個沙彌,只讓其中一個出去與他看守門戶以防來人打擾,令一人留於此處做個幫手!
只見他拿起一個小桿秤,讓那小沙彌抓取:核桃仁(四兩)杏仁(一斤煮熟去皮夾)甘草(一斤)小茵香(。兩炒熟)管仲(四兩)白茯苓(四兩)薄荷(四兩)桔梗(二兩)再細細磨成粉末。
他自己則取了一個小鬥將戎鹽、滷鹽、石、牡蠣、赤石、脂滑石、胡等粉末各自取出一些和在一個木盆裡頭,而後再取用雄黃粉和滑石兌水再加到木盆裡頭,拿著一根棍子不斷攪和,幾息過後由渾濁液體漸漸成了泥水狀。
那小沙彌也捧著碟子前來道:“祖師爺爺,東西都已經磨好了!”金池聽罷,放下手中的活計,又在淨了手而後取了一個銀柄的挖勺取了那些粉末混著蜂蜜搓成指甲蓋大小的丸子。
這裡頭核桃是補益肺腎、納氣定喘、潤腸通便之物,杏仁乃止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