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柏家發跡(八十五),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街上行人匆匆,都低著頭,左右手各伸在對面的袖筒裡,一面向前走一面喘著粗氣,冒出陣陣白煙,都到了不遠處的齊濟藥行停下,排出了長長的隊伍。

曾在石上二樓找到柏銳,道:“有一個夥計幼弟生病,有個夥計母親不適,今日請假,反正店裡…呃,我準了他們的假。”

柏銳道:“你做的對,帶上前天京裡送來的傷寒藥,去看看他們的家人。”

曾在石也沒有多問,對於前先日子四德商會送來的這些藥品也是一頭霧水,原想的是不是計劃開醫藥鋪子,可是柏銳並沒有這方面的動作,搖搖頭,包好了藥出門去了。

第二日時,貞豐當鋪門口豎起了牌子,告示上寫著,免費掛當孩子姓名,贈送湯藥回饋父老。原來古時就有流傳,害怕孩子不好養活,又或是老人年邁怕黑白無常索命,會將記有姓名生辰的名牌,掛當入當鋪,因為當物貧賤,所以可以迷過鬼神眼睛。而當鋪只開具一張當票,也成了一筆不大不小的收入。

畢竟還是窮人多,一上午來了幾個人後,人傳人,下午就門庭若市了,有了顧客,夥計們也不再慵懶,忙碌了起來,雖然這是賠本賺吆喝,但也總是熱鬧了起來,熱鬧就帶了生意來,一般情況下講仁德的人都是有信用的人,有信用的人會被市場所認可,三天不到,前街高陽當的魚泡眼高掌櫃坐不住了,到了齊濟藥行,這裡的人陰顯比前些天少了很多,齊掌櫃在後廳見了高掌櫃,桌子上擺著香香的茶,可是高掌櫃依然被濃濃的藥味嗆得不行,一直用手在臉前呼扇著,齊掌櫃捏著鬍鬚笑道:“怎麼,這麼幾天就坐不住了,記名掛當能掙幾個錢?”

高掌櫃答道:“那到沒什麼,可是我年前估了幾件好貨,撐了那幾個要典當的公子哥兒三個月了,眼看他們開春急用錢非當不可,這到好,讓那什麼貞豐當給收了去。”說完沒好氣的將茶一口喝完。

齊掌櫃道:“仨瓜倆棗你急什麼,我這頂門生意都不怕…”話還沒說完,高掌櫃搶道:“你開你的藥鋪,這叫什麼頂門生意,我那才是頂門生意好不好。”

齊掌櫃看高掌櫃有些急,道:“好好好,你那是頂門生意,那他這開當送藥把我這的生意都攪黃了,我又找誰說理去。”

高掌櫃道:“你是賺翻了,三劑傷寒藥硬是讓你給從二百錢炒到五百錢,自己黑心錢賺夠了,就不管南街商會的同行了,你可真行,也不知你這會長當來幹什麼?”頓了頓好像想起些什麼又道:“我就說打你這裡入一股,你死活不讓。”

齊掌櫃道:“你當鋪是天下一等一的生意,再說隔行如隔山,入我的股能幹什麼?您是知州高大人的嫡親侄兒,高公子的名號響噹噹,哪裡能看的上我這本小利薄的生意,來來來,喝茶,喝茶。”高掌櫃沒動,齊掌櫃看了看臉橫在一邊正在生氣的高掌櫃,道:“管管管,我們都是兄弟,哪裡就能不管了。”說完三角眼猛然一睜,道:“壞我藥行生意,哼哼,要招報應的。”

隨著天氣回暖,冰雪逐漸消融,街上被踩的泥濘不堪,一陣急促的‘啪嗒,啪嗒’的腳步聲將雪水混合物踏開,四個農夫模樣打扮的人,用由兩個鍬把和藤條編成的擔架將一個蓋子破被子的人抬到了齊濟藥行的正廳,坐堂的大夫趕忙跑過來,又是摸脈搏,又是掰眼皮,搖了搖頭向四人道:“晚了晚了,抬回去吧。”門口又跌跌撞撞跑來一個農婦,還沒站穩就跪倒在地,顧不得在路上摔的滿身雪水,哀求道:“求求大夫了,救救孩子他爹吧,這是家裡的頂樑柱啊。”揪著大夫的褲腿就是不鬆開。

其他幾個幫忙抬人的老鄉也過來相勸,但農婦就是不鬆手,還從懷裡拿出三角髒乎乎的碎銀子,約莫二兩左右,看樣子是這個農戶家的全部家當,帶著哭腔道:“求求好心的大夫,救救孩子他爹吧,一輩子沒享過一天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