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賣蒸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柏家發跡(二十五),春來又來倒春寒,天橋賣蒸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位皇子開席前先到內苑給年已七十一歲的太皇太后請安,太皇太后專門抱了抱小胤禟並將一件雕刻精細玉蟬賜給了他,以示恩寵,通往太和殿的路上,柏姐見到了離自己大約三十步的宜妃,宜妃盛裝依在臺上圍欄處,是去太皇太后宮裡,出席宴會的路上特地等在這裡的,柏姐停下腳步,抓著小胤禟的手,向宜妃搖了搖,宜妃也抬起小臂向小胤禟搖了搖手,但小胤禟卻不明所以,看了一眼,趕緊抱住了柏姐的脖子,口中喃喃發出,嗚嗚的聲音,小身體一拱一拱的,柏姐只得將他又抱了抱,看到宜妃的手在拭淚,柏姐朝她笑了笑,轉了個身,讓宜妃看了看正在傻樂的胤禟,轉頭看到宜妃點了點頭,被多嬤嬤拉走了,自己也抱著小胤禟來到太和殿。
柏姐抱著小胤禟上了三層漢白玉石雕的臺基,到了月臺,章壽兒早已等在了這裡,見小胤禟對著上面的物事指指點點,就一一介紹,這是日晷,這是嘉量,這個是銅龜,這個是銅鶴,那邊的是銅鼎。又道,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計時用的,嘉量是一種量器。又指著欄杆下的石雕龍頭,說這是排雨用的,下了大雨,就能看到千龍吐水的奇觀。
小胤禟在一旁認真的聽著,也不知道這小腦袋能聽懂些什麼,柏姐則跪在一旁,十一歲的胤褆手按著欄杆在看遠處的儀仗,太子胤礽則對著跪著的胤祉和胤禛說著什麼,皇三子胤祉仰著臉看著太子,皇四子胤禛則直挺挺跪著看著大殿的方向。
章壽兒見章公公在殿內招手,將小胤禟交給柏姐,小跑了過去,一會兒又折返了回來,跪下向太子道:“請太子爺與各位皇子爺入席。”太子當先進入,背後跟著三位皇子。柏姐則緊緊抱著小胤禟跟在最後。柏姐一看殿內已經坐了好多人,見到太子入殿,都齊刷刷的跪了下來,面對眾人的下跪,太子只是一擺手,坐到了自己的位子。
皇子跟著坐下,肉嘟嘟的小胤禟被柏姐放到座位上,小胤禟則在拍著旁邊的椅子,轉過頭來看著柏姐一個勁兒的笑,柏姐也笑了,看著小胤禟搖了搖頭,又將食指放在嘴邊,做了個禁聲的動作。
隨著教坊司導迎樂響起,兩位將軍打頭,後跟三位將軍及一名文臣,在正位處跪下,接著大家都跪了下來,樂聲停止,柏姐能清晰的聽到一人邁著方步走了進來,身邊跟著一溜小碎步,腳步聲止,一公鴨子嗓音喊道:“諸臣工參拜皇上。”所有人一齊道:“臣等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太監見皇上擺手道:“平身,奏凱旋令。”
這邊樂聲又起,眾人起身,六人中那文官起身後又拜倒:“吾皇萬歲,臣李光地叩報,臺灣鄭氏率全體軍民,順應天道,歸化大清,有臺灣全島圖一卷,請聖上御覽。”
那太監的小碎步又起,一會兒後,扯著嗓子喊道:“讀降臺戰事疏。”
那自稱李光地的人答道:“臣遵旨。”說著開啟一份摺子,讀道:“賴蒼天之恩,皇上之德,順大清億兆黎民之心,三軍用命,……,澎湖戰事:康熙二十二年五月,據守於臺灣、澎湖之鄭氏,仍堅持不剃髮登岸。
福建水師提督施將軍與郭絡羅將軍從速進取澎湖。天威所致,鄭氏內部已人人思危,不得一心。六月十一日,施將軍在銅山大會隨徵諸將。時值酷暑,颱風甚盛,他動員部下:毋憚署!兵法有山,出不意,攻無備。復聚米做地勢,與郭絡羅將軍詳細布置入港、泊船、進戰諸方案。
命大書主將姓名於各船風蓬上,以利賞罰。是月十四日,施將軍率水師二萬餘名、戰船三百餘隻,自銅山繞道澎湖南,全速前進。十五日,克取貓嶼、花嶼,晚,泊師澎湖。劉國軒親領鄭軍二萬餘人,戰船二百餘隻鎮守;在澎湖沿岸,凡屬可登處,築短牆,置腰銃,環二十餘里為壁壘;澳外以炮船列陣,岸上有大炮支援。鄭軍大炮船共二十餘艘,每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